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

bookmark

在文朝,只要搬出孔聖人出來,誰也不敢否認。孔子的學生中,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有大商人、手工藝者、有農民等等,這是有記載的,楊繼業這樣一問,邏輯自然出來。周遠山哪敢說出孔聖的不對?而楊繼業這時候,學孔聖也就可立足了。

孫曉君和秦浩然等人聽楊繼業這樣說,道理上是沒問題,問題是漢朝以來,讀書都是士農糧階層的事情,科考者的身份也必須是這兩層次的後代。工與商,特別是從商的人,是不準參與科考的。

當然,士這一級層的人也不得參與商業活動,不得插手經商等。自然是限制以權謀私,也讓各個級層更分明。

不管社會上的人如何認定,事實如何,但楊繼業這樣說出來,都不會有誰敢直接否定。因爲孔聖的至高無上,文士集團與皇權抗爭的主要力量來源,那就是孔聖等聖人所言、所行。

楊繼業也明白,自己可當面堵住周遠山和周芳等人的嘴,但背後對知書堂的爭議勢必會非常激烈。但只要自己在秋試上考取了舉人,垣武城這邊就會少很多阻力,也會讓更多的人關注知書堂。

至於周遠山等人對知書堂的攻擊,楊繼業完全不在意,周家勢衰已經是必然的。周新良、周學朝等周家核心不敢在外走動,也不敢對知書堂如何,會讓垣武城更多的人看到知書堂隱含的東西。

帶着秦浩然等人在知書堂裡走,介紹了即將對知書堂做哪些建設,如何招生、如何授課,也請秦浩然等人幫忙介紹一些願意過來的夫子。

聊過這些,孫曉君隨後話題一轉,說,“楊詠石,秋試發榜可能沒幾天了,也不知我們華新社有多少人考取,我猜,榜首解元當是楊詠石了。”

“孫兄,這個話千萬別說。我的情況,我是有自知啊。學問上還有很多遺漏,對聖人文章也有很多理解不到之處。”楊繼業苦笑着說,知道這次的秋試,自己如果能夠被錄取,就是非常好的狀況,不可能是榜首,繼而引起朝堂對右丞相府的記憶。

“曉君,秋闈的事情,確實不要多說。”秦浩然也微笑着,因爲對這考試結果,先說出來後,萬一沒考上,那就是一笑談。這樣的可能性偏偏對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秋試發榜的時間確實差不多了。楊繼業將垣武城這邊要推進的事情,基本上佈局差不多,沒有了周家和恆源商貿的阻遏後,對榮盛系列的發展就開始進入正軌。隨着知書堂對外傳揚,雖然在垣武城有較大的話題性,可這樣的爭議中,只要府學這邊不出來干預知書堂,那就具有合法性。

爭議越大,在垣武城的知名度就越大。

垣武城這邊稍微安定,楊繼業有心要返回柳河縣城一趟,因爲離家之後,也有二十多天。家裡那邊雖然沒多少事情要自己處理,但卻有幾個人是記掛在心的。

家裡父母肯定也擔心自己在外,另外有韓玉芝,還有藏在巫家寨夜校裡的那個少年。少年的身份依舊沒有說出來,但對方開始說話了,也表明他對自己是信任的。

秋試放榜具體時間沒有通知,按照往年的管理,大約在九月中下旬,偶爾會在十月初。主要是將錄取的名單,要往上報批。批下來的時間快,放榜的時間也就提前一些。

實際上,批閱考卷的時間要不了多久,但錄取的舉子除了卷面上的分數,也得參看自身的文名才氣,就怕某一份試卷批閱出問題,或者統計上有失誤,引起學子們的不滿。

對於能不能上榜,楊繼業確實不擔心,因爲他能夠參加考試,而答題上也是有把握的。就看名次高低而已。不管怎麼樣,楊繼業都不在意自己的名次,知道即便開始排位高,等放榜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名次調下來。

二十多天沒見那個少年,倒是有些想他,不知這段時間在夜校怎麼樣,沉悶是必然的。還有就是,韓玉芝這個本來已經退婚的少女,千里之外跑過來,到人們印象中的不毛之地,那需要的勇氣確實不小,一個人呆在楊家,肯定也煩的。

還有那個本身一直放養的陳羽霏,居然肯陪着韓玉芝呆在楊家,她們倆姐妹感情有那麼深嗎。想到韓玉芝,楊繼業便想到跟過來的巫素貞,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雖說有巫小陸和巫家哥哥在身邊,但兩人開始習慣膩在一起的生活。

到晚上,楊繼業看書後,巫素貞便將他要做到洗漱準備好,然後默契地上鋪睡覺。親密之事自然不會少,雖說還控制了最後關口沒有升檔,但已經走到這一步,與夫妻沒什麼不同。

如此在一起固然委屈巫素貞,但她卻樂意這樣,擔心楊繼業讓她回巫家寨。白天,巫素貞有時候在巫小陸的陪同下,到各家榮盛系列的店裡,看那些過來做事的女人,瞭解她們的生活和收益,也掌握她們到垣武城的情緒、想法。

對於楊繼業交給她的這份事情,巫素貞是非常認真去做的。按照楊繼業的設想,榮盛系列名下的女工只會越來越多,成立一家類似婦聯的組織,免得人多之後,文朝這邊大男子主義過於欺壓這些女人,繼而讓體系裡有太甚的戾氣。

目前,倒是不急着成立這樣的組織,讓巫素貞負責這一塊,慢慢演變,也逐漸找幾個有組織能力的、膽大潑辣的女人,做好準備的基礎,總是可行的。

巫家寨夜校裡,少年跑步回來,然後在小院子裡做俯臥撐、下蹲、跳躍等動作,這些動作在中年人看來,簡直是莫名其妙。只是,少年卻有條不紊、認真去完成,以達到楊繼業所說的鍛鍊身體的目的。

經歷逃難之後,少年的心性堅韌起來,也明白活着不易。先不談能不能出到荊蠻楚地之外,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僅僅想到長大一些,能夠在楊繼業身邊做一些事情,這時候都得加緊學本領。

這時候,中年人便會靜靜地看向京都方向。

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554章 留火種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72章 平叔現身第75章 赴死之殺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20章 曲解經典第214章 娶 你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717章 算你狠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708章 有多強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1章 微 瀾第88章 洗 臉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699章 排禾縣第480章 死亡線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21章 訴衷腸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243章 爭 辯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98章 降不降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6章 多寶和尚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8章 闖王府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8章 縣學內第403章 三件寶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21章 託 付第355章 殺回去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541章 完 勝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285章 趕時機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429章 句句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