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

笑話戰 裡的幾個典故

《笑話戰》這一章用的典故比較多,把以前在sb的一個回貼翻出來,大家看看吧

先看八旗、綠營乃至湘勇(淮勇起時都在二次鴉片戰爭後了,不討論)的格鬥能力。

八旗屬於步兵戰兵的馬甲、領催、小甲之類的就不考慮了。烏蘭泰在挑選駐防八旗加強到廣西剿滅太平軍前線時,就曾經奏稱:“駐防八旗已多不習刀矛,弓箭十無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鳥銃…………”駐防八旗如此,京師八旗也不過如此。當烏蘭泰以原秦定三的黔兵2000別領一部後,所帶駐防八旗兵也“唯以奴才所帶鳥槍發給教習…………黔兵雜以刀矛。”

才教習完畢之後,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雜以威寧兵數百守炮位,被7名太平軍士兵持長矛短刀就追得丟棄大小炮位十餘,投身激流,寧願淹死也不肉搏。

八旗馬隊,八旗馬隊以吉林、黑龍江馬隊和蒙古馬隊爲主。吉林黑龍江馬隊6000,曾經是江北大營主力,可偏偏就是這支主力,在和太平軍肉搏當中,望風潰散,甚至有“不及逃跑,下馬跪受賊刃者”蒙古馬隊素稱勁悍,但是在僧王和勝保麾下的時候,於太平軍北伐部隊民馬雜湊成的馬隊對戰的時候,也是撒丫子時候居多。天津知縣謝子澄一次親自率隊攻撲獨流木城,蒙古馬隊以爲後殿,結果謝子澄被太平軍士兵以長矛刺死的時候,蒙古馬隊數百在後觀望不前,當太平軍挺矛上前的時候。“…………轟然潰散,有遁至靜海,無鞋無錢,向民間丐食者…………”怯懦如此,真是丟光了老祖宗的臉。

綠營的近距離格鬥能力呢?作爲國家制兵,綠營的格鬥能力也別提了。

同樣以太平軍爲例,在廣西作戰期間,向榮楚軍絕對是綠營中第一流的勁旅。但是也是自稱“短刀鈍矛,難當賊匪藤牌扎針。”打仗都是“賊匪未近,即濫施槍炮,當子盡槍熱,不能再放。賊匪即以藤牌滾刀撲我,前排站立不定,惟有後退。”所以向榮打仗一般都是控制很多預備隊,講究迴環轟打,所以一般吃虧不大,甚至被稱爲名將。

PS:鳥槍的準頭和殺傷力也實在不怎麼樣,想一下打死人基本很難。一次鮑超和陳玉成激戰,雙方主帥位置不過幾百步,列陣大斗,鮑超調集全軍,湊了200把號稱的“準頭槍”,對陳玉成狠狠打了一氣,結果人家半根毫毛沒傷着。

湘軍之類的練勇呢?好一些,但也有限。因爲本來曾胡二人就是最不提倡“以身向土木炮石攻打”幾次出名的肉搏格鬥,一次就是太平軍的“飛將軍”曾天養先單人獨騎刺傷塔齊布的坐騎,自己卻不小心馬失前蹄反而被刺死了。湘軍講究的是結硬寨,打呆仗,立住陣腳,以炮銃轟打,偶有攻撲。也不過是拋火罐,扔藥包。絕少大部隊白刃列陣而進的。

我們大清朝的軍隊,自己裝備還沒進化到火器化,作戰觀念倒是相當的火器化了,講究以火器來做主要殺傷力量,絕不提倡肉搏。

而當時西方的軍隊,卻是出乎意料的重視肉搏。大部隊列出完整陣線,上刺刀作白刃衝鋒的戰例比比皆是。這種白刃衝鋒,需要極大的紀律性來約束。對神經的震撼是驚人的。不要以爲洋鬼子不敢和我們打白刃戰。恰恰相反,洋鬼子認爲和我們打白刃戰是最合算的。對射的話,清朝一般炮臺炮位都不少,雖然“火藥爲不均勻的顆粒及劣質硫磺,發射後有濃烈的臭味,火炮火門的位置開得不對,炮管內壁凹凸不平,炮牀爲最不科學的設計…………”但是打起來傷亡也沒法控制,一般在炮臺後面,忍受着對手的開花彈,清朝士兵還有不逃跑的勇氣。但是往往一發起果斷的白刃衝鋒,清朝士兵就崩潰了。向廣州海口的車歪、橫當、海珠等等一系列的炮臺,很遺憾。都是洋鬼子用白刃衝鋒拿下來的,而且傷亡輕微得超出我們的想象。這裡我就不說了,免得傷大家的心。謝老導演拍的電影中清軍將領揮舞長刃雙手刀砍倒六七個對手也只能存在在我們的想象中。另外,定海那麼多八旗綠營將士殉城,也是洋鬼子白刃突擊拿下來的,洋鬼子死2個,傷27個。

西北軍大刀對鬼子佔優勢,也是宣傳。在馮玉祥時代西北軍大刀是十二式,是簡化了八卦刀的着數。但是還嫌複雜。外長城線上的32年抗戰。其實17軍、甚至商震的32軍打得都比29軍好。但是大刀隊夜襲的確有點戰果。到了真正的白刃戰的時候呢,卻發現華而不實的刀術不是日軍簡潔有力的刺殺術的對手。您可以自己算算看,是一進步,藉着腰力直線衝刺空中劃過的距離長,還是掄起刀砍下來空中劃過的距離長?刺刀進了你的門,說不定刀還沒揮一半呢。

到了29軍穩定下來的後期,當時的北洋老將,民國時期最有名的武林高手之一,李景林先生把西北軍大刀簡化成只有一式,就是根據刀術中一招“纏頭裹腦”簡化的。格鬥時刀微垂於腰下,刀刃朝上,刀背朝下,日軍刺殺的時候,揮刀撩開步槍,順手就砍腦袋。77時,據說改用這種刀術後,格鬥時非常有效果。

至於中央軍乃至各路軍閥,典範令基本都是照抄日本的,刺殺訓練都一樣,就是看訓練程度罷了。

說到最後,白刃戰考驗的是決心、勇氣、紀律。如果雙方都有拼死的勇氣,那傷亡基本是一比一的。同時白刃戰也是非常短暫的,通常以一方崩潰而告終。

PS:至於黃謙兄的14世紀人均gDP的笑話,我就無視了啊。 wωω✿ t t k a n✿ ¢ o

第13章 崩盤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28章 折翼第42章 易督第29章 禁衛之軍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0章 戰端將起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3章 討伐令設定之一第40章 川鄂戰爭(六)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19章 再見雪海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0章 林楚第37章 反水第27章 兵進魯南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7章 南方四(上)第20章 陣前反水第7章 南方四(下)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28章 通貨第12章 惡戰初始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1章 大獲全勝第5章 統一口徑第4章 風雲多變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9章 夜有豔遇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34章 橫刀奪愛第39章 有美來訪第26章 復興第3章 極密第34章 兩女相見第11章 衛國之師第21章 閨中樂事第25章 雁菲第16章 空額議員第21章 南北亂戰第11章 借將(下)第30章 棟樑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3章 奪權之會第25章 廝殺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25章 鄂奉停戰第25章 廝殺第9章 宣戰(三)第1章 烈風(下)第38章 奉軍北進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8章 海州夫婦第13章 哀兵必勝第30章 以水代兵第42章 東南(二)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3章 伶人傳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2章 四照堂第14章 慕容蘭珠第9章 援軍第27章 逆轉第6章 破碎(三)第8章 宣戰案第21章 閨中樂事第29章 禁衛之軍第6章 破碎(三)第40章 自薦枕蓆第36章 共和萬稅第7章 南方四(上)第14章 慕容蘭珠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3章 奪權之會第1章 玉人共枕第7章 南方(二)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22章 俊卿第12章 惡戰第28章 轉折第19章 南征令(下)第10章 風雲初變第31章 扣車案第35章 再起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2章 河北義師第33章 劉黑七第23章 祭靈第31章 扣車案第八章第7章 南方四(下)第41章 含韻(上)第2章 四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