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生活的演變

士兵生活的演變

說起中國近代士兵的待遇和生活,實在是很有意思和興趣的東西。從前清到民國基本上是一脈相承。兄弟我minghui就打算在這裡把從前清以來一直到民國滅亡士兵及軍官的生活待遇釐一釐清,前清簡單一些,民國寫得複雜一點,因爲軍隊源流太多,待遇不同,各位有耐心得話,慢慢等吧。如果太監了,那都是minghui的不是,歡迎大家唾棄之。

前清的八旗暫時不用去說它。綠營士兵待遇分爲守兵、戰兵、馬兵等幾個不同的待遇。馬兵多份馬乾。但是分爲行糧和坐糧。坐糧就是平時分守汛地的時候拿的工資,非常之低,一個正戰兵一個月的坐糧不過二兩多銀子,夠做什麼?而且國家供應的主食還有在裡面扣除。而且部隊的軍裝(包括號褂、鞋襪、鍋帳、旗幟等等),還有部分費用要在這坐糧里扣除。但是這筆費用往往被帶兵官扣除,所以綠營兵平時就是軍裝不齊,破破爛爛。更可氣的是,平時訓練,有些費用還要士兵自備,比如說藥繩還有裝火藥的藥袋費用,規定就是士兵自己備辦。所以這些綠營兵單靠平時工資是沒法養家餬口的,只有學個小手藝啊,做點小生意啊之類的。養兵準備打仗這點是談不上了。

但是一打起仗了,餉錢就不是這麼算了。首先原來的坐糧工資就改成行糧工資了,戰兵行糧工資大概2錢一天,一個月就是6兩銀子,比平時高了三倍。雖然吃飯和穿衣服及其他軍裝費用還是要從裡面扣除,但是收入畢竟多了一些。而且打起仗來,士兵還有其他收入。比如說上面札子下來,從這個汛地抽五十個兵,首先就要給一筆開拔犒賞。打仗平時紮營,如果要出隊見仗,那就要先給出隊賞號,並且講明,打了勝仗,一個兵給多少賞錢。這樣纔出隊打仗。這不是打仗,是做生意呢。打完之後,還要驗傷給賞…………總之,要綠營兵出隊打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深刻體現了打仗就是打錢的真理。而且有時候兵丁紮營在城鄉局所的時候,還可以勒索地方供億,從米糧到小菜到蘆蓆鍋帳甚至到洋菸火藥,全要地方提供。省下來的口糧,帶兵官有點良心的話,多半和士兵一半一半。還有抓夫之類的,花頭很多。

所以清朝養這個綠營兵很頭疼,平時吧,爲了省錢(其實也沒省多少,每年的糧食轉運,軍裝置辦,很佔了清朝財政收入的極大一塊),把兵都養成叫花子了,一點戰鬥力都沒有。一到打仗,那錢又花得如流水,財政很快就支撐不住。乾隆時候幾場大仗,報銷下來金川7000多萬,臺灣5、6000萬。到他兒子平白蓮教,花了1個多億。到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李星沅四個月120萬,賽尚阿11個月550萬,徐永縉2個月210萬,這是中央撥款。地方自籌的防堵費用那就沒數了。中央1年就撥了880萬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稅收,那真是驚人的數字。到了太平軍下武昌之後,中央沒錢了,只得分權地方。當時翁同和看戶部的幾個銀庫,外銀庫還有百多萬(其中有60萬才發的內孥),內銀庫是乾乾的了,把木桶底銀渣搜出20來兩。

到了湘淮勇營成軍的時候,就不能象綠營兵那樣發工資了。首先就把行糧和坐糧都取消了,統一標準發工資,但是工錢長了,戰兵能拿到四五兩一個月,軍裝費用全部由糧臺支付。不要從當兵的工資里扣了,當兵的扣除每個月的伙食費,還能剩擔把大米的錢。待遇穩定了,工作熱情就高了。出隊時候,不用給出隊賞號了,打勝仗的賞號還是要給的。而且多了一個長夫制度,據說是現代工兵制度濫觴,我覺得也差不多。湘軍是出名的結硬寨,打呆仗,這個長夫除了挑軍裝,運軍食,還有紮寨挖溝砍柴燒飯,還真是離不得。這時候的士兵生活呢,似乎是沒綠營兵打仗時候那麼滋潤了,但是畢竟形成制度了。士兵待遇有固定保障啊。不用擔心當官的什麼時候給你按行糧算,什麼時候給你按坐糧算,什麼時候用置辦軍裝的名義把你的工資扣得光光的。這個基本就形成了到民國之後的士兵生活情況了。

到了清末,建立新軍了。當時沾洋務和新政邊的東西都待遇奇高,不能不說清朝那些當道之人也是在孜孜求變啊。結果爲了新政,原來清朝財政收入七八千萬的盤子。到了清末的時候差不多就是二億左右的盤子了,搜刮得狠啊。當時南北洋新軍的待遇是不一樣的。在北洋因爲部隊老,歷史長,自然養的閒人就多了,歷史牽絆也深,正兵一個月八塊錢的待遇,其中六元是伙食和軍服,二元是正餉。到了正副目的級別差不多是十二塊。摺合銀子正兵是五兩七錢,當時的練勇和巡防營纔拿三兩三錢三。這就是差距啊。

南洋因爲歷史新,地方上厘金收入一般都比北方多。南洋八、九鎮正兵軍餉就達十元之多了。廣東新軍更是給正兵開出了十二元的破天荒的高工資!

給的服裝也好,南北洋當時軍服質量都是很高的,都發皮鞋。

待續……

第2章 棋局第7章 南方(五)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6章 餘波中幾種火炮的射程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5章 宿命相逢第34章 長者之風第21章 驚天變第26章 隔岸觀火第2章 飄雪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26章 血戰第5章 入城之爭第17章 友艦押陣第17章 膠東第29章 詭變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31章 集體槍斃第9章 清純妙尼第1章 沂蒙有變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2章 棋局第22章 絕色佳人第10章 瓊音(三)第4章 血之地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19章 偷香第5章 中將誘惑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20章 林鈴草第20章 林鈴草第40章 啓程南下第15章 天變(上)第38章 南下歸鄂第7章 祠中論舊第37章 南下北進第4章 正式奪權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21章 驚天變第17章 友艦押陣第六章第28章 金玉良言第35章 平定第四 卷結束感言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5章 勝算第8章 宣戰案第12章 巧芷第9章 宣戰(一)第9章 宣戰(三)第16章 十七師第12章 惡戰第31章 翻盤第38章 戰局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1章 借將(下)第1章 碎雪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20章 魚龍混雜第2章 援軍第34章 長者之風第12章 柔然第32章 扯皮第34章 暗流第18章 世宗皇陵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37章 川鄂戰爭(二)第10章 瓊音(一)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10章 瓊音(一)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25章 哭秦庭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0章 完顏玉琢第24章 策馬第二章第41章 二次援湘第8章 省軍報銷第10章 風雲初變第12章 惡戰第三章第22章 美女高參第6章 初會丁帥第3章 奪權之會第五 捲揚威兩湖劇情預告第12章 逆流千里第35章 有花解語第33章 民主選舉第12章 故人來訪第35章 刮地皮第4章 弄財有道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22章 斷後第9章 清純妙尼第29章 光怪陸離第19章 偷香第10章 瓊音(二)第9章 宣戰(一)第30章 風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