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

當趙丹聽到荀況到來的消息之時,這位趙國的君主正在苦逼的批閱着奏摺。

知道繆賢前來稟報荀況已經入宮的消息之後,趙丹纔將頭從面前那堆積如山的奏摺中擡起來,對着面前的繆賢說道:“速請荀子進殿!”

在說完了這句話之後,趙丹將自己的身體伸直,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然後用力的伸了一個懶腰。

說實話,在這個年代由於竹簡的存在,批閱奏摺還真是一個體力活,批閱了一上午奏摺的趙丹一放鬆下來就感到相當的疲憊

就在趙丹活動手腕的時候,他突然想到歷史上的一個傳說。

據說秦始皇極爲勤政,每天都會批閱數百斤的奏摺,即便是在外出巡視的時候也不例外。

所以那位秦始皇之所以並沒有成爲一個長壽的皇帝,說不定也是因爲和成年累月進行這種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有關···

雖然說這只是胡思亂想,但是卻提醒了趙丹一件事情,那就是造紙術的改良勢在必行了。

衆所周知,東漢時期的蔡倫通常是和造紙術連在一起的,但嚴格來說蔡倫並不是紙的發明者。

事實上在春秋戰國的時代,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當漂絮完畢之後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爲赫蹏或方絮,也就是趙丹時常用來書寫密信的絹帛。

但問題在於這種絹帛的產量實在是太過稀少,就連趙丹一個人的用紙需求都無法滿足,就更不要提什麼拿去替代這笨重的竹簡了。

而歷史上所謂的造紙術,通常指的是東漢蔡倫對造紙術的改良。

在經過蔡倫的改良之後,紙才終於開始因爲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原料而大規模的普及起來,最終完全替代了竹簡。

就算是爲了不讓自己年紀輕輕就因爲每天搬着幾百斤竹簡在桌案擺上擺下而累垮,趙丹也覺得自己儘快的將這個造紙術給鼓搗出來。

但是讓趙丹感覺到有些蛋疼的是,趙丹並不清楚蔡倫所改進的造紙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具體的工藝流程又有哪些。

但好在趙丹也並不就是完全一無所知,在一番絞盡腦汁的回憶之後,趙丹終於想起來蔡倫造紙術的原料應當是用樹皮和破布,然後在造紙術的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叫做打漿的步驟。

然後趙丹就想不起來了。

這讓趙丹也不禁有些感慨,別的穿越者都是能夠在穿越之後對於任何事情都瞭如指掌,只要看過的百度過的東西都能夠輕鬆地回憶起來,怎麼自己就沒有這麼強大的本事呢?

於是趙丹干脆就將這項任務丟給了趙國的工匠們去慢慢研究摸索了。

從目前來看,顯然趙國的工匠們還並沒有摸索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來。

這讓趙丹又不免想起了春秋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一個學派,和儒家並稱爲“顯學”的墨家。

要知道墨家對於這種製造類的東西還是非常有心得的,也曾經出過魯班這樣的頂尖巨匠,如果有了墨家的幫助的話,那麼想來應當是能讓造紙術的改進更加的順利一些。

爲此,趙丹還曾經悄悄地派胡衣衛尋訪過墨家弟子們的蹤跡。

然而自從戰國以來墨家已經逐漸衰微,到了現在這個戰國末期時代更是幾乎完全銷聲匿跡,其成員不再像之前那般公開在諸國間活動,因此到現在都沒有被胡衣衛發現。

當然了,鑑於趙丹纔剛剛穿越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胡衣衛對其他六國的滲透也纔剛剛進行了一個開頭,所以趙丹也並不着急。

像造紙術和尋找墨家這樣的事情,重要性其實並不算太高。

在趙丹看來,趙國如今所迫切需要的,乃是一場能夠讓趙國變得更加強大的改革。

衆所周知,在趙丹爺爺趙武靈王在位的時候,趙國曾經進行過一次極爲有名的、叫做“胡服騎射”的改革。

正是因爲那次改革,趙國的邊騎軍團飛速崛起稱雄諸國,趙國總體戰鬥力也隨之大大上升,由此揭開了趙國在戰國中後期一步步強大起來的序幕。

但是趙武靈王的這一次胡服騎射的改革其實並不徹底,因爲這次改革主要集中在軍事方面,而對於趙國的制度方面卻少有涉及。

作爲一名穿越者,趙丹非常明白秦國之所以能夠最終一統天下,靠的正是商鞅變法以來確立的一整套制度。

在商鞅所確立的這一整套制度之中,軍功爵制度雖然是其中較爲重要的一部分,但卻並不是全部。

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時候,趙國雖然也借鑑並且基本上照抄了商鞅秦國的軍功爵制度,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事實上就連這個照抄過來的軍功爵制度,趙國的執行也都遠遠沒有秦國那麼徹底。

自從穿越之後,趙丹就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很顯然,趙國的制度比起秦國來說是要落後的。

用號稱“穿越者三大神書”中的高中政治課本上面的話來解釋的話,那就是“趙國如今的上層建築和生產力關係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力的需求。”

如今包括趙國在內的山東六國都還停留在奴隸制度的社會結構之中,而完成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卻已經搶先一步邁入了封建地主制度結構裡。

在眼下這個時代,秦國的制度無疑是極爲先進而領先的。

落後就要捱打,趙丹對於這句話記得是非常清楚的。

別看趙國現在打贏了長平已經和秦國並稱霸主,但是隻要制度的劣勢在這裡,那麼趙國在和秦國的角力上就天然要落一些下風,這無疑是趙丹不能忍受的。

所以在解決了穿越之後就面臨的長平之戰這個危機後,趙丹的目光終於要放在改革制度、變法圖強之上了。

而趙國變法圖強的希望,趙丹覺得應當放在這位即將和他見面的諸子百家大能之一,荀子荀況的身上。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一百八十六章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四更))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上架感言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例行推書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例行推書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