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

魯城。

《禮記》曰:“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周武王的胞弟,大名鼎鼎的周公旦獲封魯國,便是以這座城市作爲都城。

曲阜北、東、南三面環山,有鳳凰山、九仙山、石門山、防山、尼山等百餘座山頭分佈,這些山頭包圍了魯國,也在過去的數百年之中保衛了魯國不受強鄰齊國的吞併。

但齊國雖然沒有吞併魯國,楚國卻得手了。

春申君黃歇率領着楚國主力趁着趙秦兩強相爭,齊魏無暇他顧的時候一舉吞滅了魯國,這也成爲了黃歇的一大政績。

但是此刻黃歇看着面前的這座城池,心中卻只有苦澀。

因爲這座一度屬於魯國的城池,如今已經是被趙國所有了。

不僅僅是魯國故地,就連魯國故地以南的楚國大片淮北地,如今都已經歸入了趙國的領土之中。

這座城池就那麼在春日的陽光中矗立着,充斥着黃歇的大半個視線,似乎在無聲的嘲諷着黃歇和楚國。

但是俗話說得好,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縱使黃歇心中有着萬般無奈,也只能夠在趙國守城士兵們的注視下,在趙國迎接官員那若有似無的笑容陪伴之下緩緩進入了城中。

在進城之後,黃歇下意識的打量起道路兩邊的景象。

對於這座城市之中的景象,黃歇還是有印象的。

當時在率兵攻克了這座城市之後,黃歇曾經允許楚國士兵們對這裡很是進行了一番劫掠。

於是楚國士兵們自然就毫不客氣,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好好的將這座城市給禍害了一番。

黃歇本人當然也是很有斬獲,比如說魯國末代國君魯頃公的幾個年輕貌美的夫人,以及魯國王宮之中巨量的財富。

在那一次的劫掠之後,這座城池之中至少八成的財富都被楚軍劫走了,與之相伴的當然還有許多諸如強x,殺人等等惡**件。

這對於這座城市來說,絕對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浩劫。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黃歇聽說在楚趙開戰之後,趙國人在這裡的統治推行得異常的順利。

如今進來一看,發現這裡大街喧鬧人流來來去去,確實是已經恢復了幾分大城的氣象。

這讓黃歇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早聽說趙國官員能力極強,如今一看果然不假……”

作爲楚國的令尹,黃歇是自己人知道自家事。

楚國的官僚系統,實在是過於臃腫而低效,許多官職被把持在了昭景屈三大家族的手中,很多時候楚國中央政府的政令發下去根本得不到實施。

除此之外,楚國之中的大片土地都屬於昭景屈三大家族,這些貴族們的封地不但不會上繳稅收,甚至還和國君爭奪楚國的人口。

長此以來,楚國的土地雖廣人口雖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貴族們所據有,根本和國家沒有任何關係,又如何能夠讓國家變得強大呢?

縱觀歷史,其實楚國也並不是缺少明君能臣,更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點,並想通過改革改變這一切。

比如說戰國初期的楚悼王,他就曾經任命大名鼎鼎的吳起作爲楚國令尹進行改革,想要通過改革來改變這種情況,削弱楚國的貴族們來加強國君的權力,讓楚國變得更加的強大。

吳起沒有辜負楚悼王的信任,在出任令尹之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楚國迅速的變得更加的強大,一度南並百越,北破霸主魏國,一掃戰國初期的頹勢。

然而吳起的改革觸動了楚國貴族們的利益,讓吳起成爲了楚國貴族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楚悼王死後,屍體都還沒有下葬,吳起就被反撲的貴族們亂箭射死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

自從吳起死後,楚國雖然仍舊是霸主之國,但是對於貴族們尾大不掉的頑疾卻再也無法解決,導致了偌大的楚國在對外連年的征戰之中,竟然不停的遭到失敗。

要知道當年的楚國可也是僅僅遜色晉國的超級強國,在晉國解體之後楚國以國力而言原本應該是春秋戰國七雄之中的最強國。

但是在吳起死後的大半個戰國時代,楚國除了吞併越國和魯國之外,版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太多的擴張了,這不得不說和楚國貴族對國家的嚴重拖累有着離不開的關係。

在吳起之後,仍舊也是有人嘗試過對出國的這些弊端進行過變革,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屈原,就曾經嘗試過上書楚王,希望能夠讓楚王對此進行變革。

雖然屈原本身也是朝景區三大家族之中的一員,但是在屈原提出變革之後,他就被自己的家族給無情的拋棄了,官職也是一降再降,從左徒一路淪落到流放漢北。

這重重遭遇讓屈原老夫子也是黯然神傷,再加上這陣子楚國對於秦國接連吃到丹陽、藍田等敗仗,到最後甚至連郢都都被白起奪了去,這也讓聽到消息的屈原徹底絕望,投江自盡。

屈原死後,再也沒有任何人對變法進行嘗試了。

對於這些歷史,黃歇作爲楚國的令尹,無疑是非常清楚的。

但黃歇並不打算去做這個改革者。

因爲黃歇知道,自己如果真的要去提出這樣的改革,那就幾乎是等於和楚國大大小小上百家貴族站在了對立面上。

從歷史上來說,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戰勝過這上百家貴族。

再說了,就連黃歇自己,其實也是這上百家貴族之中比較強大的一支呢。

這天底下難道還有人自己革自己的命不成?

像屈原那樣身爲三大家族中人卻最終站在了國家和民衆一邊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否則也不會青史留名,被史家所稱讚了。

楚國已經爛透了,這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現實。

黃歇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本事去拯救,也不打算去拯救楚國。

對於黃歇來說,他想的只是安安穩穩的幹完這個令尹,然後將自己的這一份家業傳承給子孫就足夠了。

“希望趙王能夠在這一次的盟會上,對魏國施加足夠強大的壓力,讓魏國主動交還一些國土吧。”黃歇在心中暗自想道。

如今的魏國已經佔領了楚國幾乎整個九江郡,切斷了楚國和東邊的會稽郡的聯繫。

如果魏國執意不肯歸還領土的話,那麼會稽郡就會成爲飛地,楚國失去會稽郡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而且黃歇的封地就在如今會稽郡之中,還是會稽郡中最最富饒的十二個縣。

對於這一點,黃歇可是憂心忡忡。

一旦會稽郡失去之後,黃歇想要再找一個好一點的封地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

在諸多愁緒的伴隨之中,黃歇有些無精打采的來到了楚王下榻的臨時居所,見到了在這裡的楚王元。

楚王元見到黃歇,感覺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對着黃歇問道:“春申君,汝和趙王見面的結果如何了?”

雖然已經收到了黃歇的書信,但是楚王元顯然還是更加希望面對面的聽聽黃歇是怎麼說的。

黃歇嘆了一口氣,道:“大王,趙王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他可以答應去向魏國施壓,但是也必須要大王付出足夠的好處給他。”

“足夠的好處?”楚王元皺了皺眉頭,道:“趙王想要什麼樣的好處?”

黃歇搖了搖頭,道:“臣不知,或許只有等到大王和趙王會面之後,才能夠從趙王的口中得知了。”

一絲不悅的神情從楚王元的臉上閃過,這讓楚王元接下來說話的時候語氣都變得生硬了不少:“好了,寡人明白了,春申君汝先下去吧。”

黃歇哪裡不知道楚王對自己心中不滿?但是此刻黃歇的確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好行了一禮應了個喏,然後轉身離開。

等到黃歇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後,楚王元臉上的陰霾之色仍舊沒有散去,足足過了片刻之後纔開口說道:“李園,汝這陣子在黃歇的身邊,可有什麼要和寡人說的?”

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楚王元面前的李園不急不忙的說道:“回大王,臣從黃歇的口中探得風聲,其人似乎對於大王有些不滿,對於太子同樣也有着不滿。”

一聽到李園的這番話之後,楚王元的臉色就更加的陰沉了。

李園可是楚王元寵妃的親哥哥,對於李園楚王元是很信任的,否則的話楚王元也不會暗中命令李園監視黃歇了。

聽到了李園的回報之後,楚王元重重的哼了一聲,道:“寡人還沒死呢,這儲君之位還輪不到他人來指手畫腳!看來這個黃歇,也是不想把令尹繼續當下去了!”

楚王元心中對於黃歇的不滿,可以說是昭然若揭了。

李園聞言忙道:“大王切莫動怒,若是此刻罷免了黃歇,那麼景陽之流就真的無人可以限制了。”

楚王元目光在李園的身上微微的停留了一會,隨後擺了擺手,悶悶的說道:“行了,寡人知道了……汝也下去吧。”

李園恭敬無比的行了一禮,轉過身子走了出去。

在邁出大廳的瞬間,一絲詭異的笑容在李園的嘴角一閃而逝。

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