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

“殿下,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就不用臣給您詳述了。可是殿下,不知道你想過沒有陛下他們是怎麼輕而易舉的拿下重兵戍位西內苑,抵達玄武門下的嗎?”

恩,這個問題問的好,西內苑那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是重兵防禦之地,不管是武德年間還是現在都是如此,想要悄無聲息穿過西內苑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會不會是西內苑的守將投靠了父皇呢?”,這話說完李承乾就後悔了,如果是守將臨陣倒戈了,那論功的時候,皇帝應該褒獎他啊,就像常何那樣了。

不過,聽到李承乾這話後,許敬宗就擡手打斷他,隨即言道:“殿下算是說道點上了,西內苑的守將宗桓是武德皇帝的心腹,任何人想從他眼皮底下混過去都是不可能的。

這就像如果有人想混進東宮,沒有恆將軍和張將軍點頭,那可是連只鳥也別想飛進去。......”

這可真是特麼奇事啊,就在李世民率部抵達西內苑的時候,主將宗恆和幾名值事的校尉竟然被莫名其妙的殺死在了值房當中,失去了主心骨的守軍看到來人是秦王之後就投降了。

更爲神奇的是守在海池外的侍衛竟然被撤走了,以至於尉遲恭輕易的就控制了局勢。可按理來說,不管宮裡出了什麼大事,皇帝的親軍沒有聖旨肯定是不會動了啊。

許敬宗在處理收尾的時候發現了這裡面的蹊蹺,隨着他深入的調查,竟然發現宗恆和那幾個校尉從軍之前都是fo門弟子。而那位給李世民提供建成、元吉謀害之言的東宮率更丞王晊也跟着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再加上皇帝在攻打洛陽時候fo們影子,這也讓許敬宗不得不懷疑,即使李世民那夜不去,也會有人替他把事兒做了。也就是說不管他做與不做,殺兄逼父的罪名他都背定了。

“那你稟告父皇的時候,他怎麼說?”,這特麼明顯就是一個套啊,挑撥皇室內鬥,離間天家父子,父皇那麼精明的人能不派人去查?再說以皇帝多疑和強烈的自尊心,怎麼能甘心成爲別人手裡的提線木偶呢。

“由於當時陛下剛剛接管朝廷,許多朝務都忙不過來,着命封德彝爲主、宇文士及和臣爲副一同負責此事。雖然臣和封德彝、宇文士及有些過節,但是爲了陛下的大業,臣還是全心全力的配合他們。......”

後來,他們追查到王晊逃到一個名叫蓮花寺的地方,可等率兵趕到的時候,當地的衙役正在和護院的武僧交戰。

封德彝隨即下令格殺勿論,包括王晊這個重要人證在內。許敬宗曾當場質問封德彝爲什麼這麼做,可那老匹夫竟然以便宜行事爲由駁斥他了,並讓宇文士及羈押了他。隨後就直接屠了蓮花寺三百餘人,這條最後的線索也就斷了。

滿肚子怨氣的許敬宗回朝就奏了封德彝和宇文士及一本,可誰知道皇帝竟然相信了封德彝編的鬼話放棄了追責。最後沒有辦法的許敬宗去找了房杜二人,可這兩人因爲避諱玄武門的事竟然不願意向皇帝進言,是以大怒之下的許敬宗就和他們倆弘文殿打了起來。

隨後宇文士及等人也藉着那件舊事打壓許敬宗,在朝上沒事就數落他一頓,徹底搞垮了許敬宗的名聲。而那些世家和大儒們也是口誅筆伐,弘文殿參他的本子都摞成山了。

自從那以後,許敬宗就被閒置了起來,而他辦事的風格也越發不着邊際,讓很多人在背後都說他是個弄臣。

現在封德彝死了,宇文士及也不會出來替他辯解,況且他還稱病外放到蒲州當刺史,所以當年的事兒就算許敬宗滿身都長着嘴也是說不清楚的。

“延族,既然孤今日知道此事,斷不會就此不理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是狗,他就改不了吃屎的毛病。

孤沒有父皇那麼多忌諱,不管是誰做了危害社稷的事兒,只要有證據,孤照殺不誤。絕不讓你白受這麼多年的委屈,到時候,孤一定奏請陛下讓你親審此案,如何?”

聽到李承乾這麼說,許敬宗是喜行於色,隨即起身拱手:“殿下能如此,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報答殿下大恩。”

許敬宗的心情李承乾能理解,他對宇文家可是恨之入骨了,這裡面有他父親的原因,也有他被打壓多年的怨氣。

“好了,那麼多禮數幹什麼,你也是一心爲朝廷着想嘛。你是東宮的官員,司經局是幹什麼你也清楚,不管查出什麼,孤都會讓趙節給你送來一份卷宗,你有什麼好的想法,也可是直接吩咐他們去做。

另外,以你的資歷早該升遷了,這樣,從今日開始晉你爲東宮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上,你也知道這個品級是孤能任命的最高品級的官職了。”......

和許敬宗聊完之後,天就已經黑了,李承乾隨即來到李綱的書房和老頭兒一起用膳。

“李師,您這可是給學生挖了個坑啊,延族事涉兩朝隱秘,其後的涉及的關係可謂是盤根錯節,今兒以後恨學生的人,可是會越來越多了。”,話間,李承乾還殷勤的給老李綱夾菜,今兒老頭興致不錯,還是應該多吃一點的。

聽到李承乾這些說,老李綱放下手裡的碗,一臉正色的盯着李承乾說道:“許延族性格堅韌、才學非凡,其機敏不下於你舅舅長孫無忌。

如果不是你樹敵太多,老夫可不會捅破這層窗戶紙的,留他這裡教書育人,不比去朝堂裡扯皮強嗎?”

“老夫歷經三朝,什麼樣兒的事兒都見過了,即使長孫無忌和你再怎麼親,他收先效忠的是你父皇,其次纔是你。而許敬宗不同,除了你以爲他沒有別的選擇,有他在你身邊就多了一層保障,你有什麼可抱怨的啊。”

話畢,還拿起桌子上的筷子,佯裝憤怒要教訓下李承乾這個不知好歹的學生。

看到老頭兒這麼高興,李承乾也是笑着把頭伸了過去,不管怎麼樣,老頭兒高興就好,尊師重道嘛。

再說這麼大年紀還替自己守着這裡,他對自己這份心可是到了無私的地步了。

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