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

因爲要照顧受傷的太子,獨孤妙音不得不住在東宮中就近行事,可這成年男女同住一宮即使不做什麼,那也是不好聽的。

所以帝后二人商量一番後,決定在上元節後爲太子舉行大婚,並命宗正卿、河間王、李孝恭提領殿中省操辦此事。

說道大婚的錢,那還得說皇帝這回是真出血了,所有的費用都由內府負責,不僅補上了李承乾上次賑災調走的那些,還狠狠地貼上一筆,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要求是最好的,總結起來就是有錢,任性。

當然了,如此的鋪張浪費,清流的臣子們肯定是要進言的,不過,皇帝這次的態度卻異常決絕,死活就是不採納臣子們的進言,並把他們的奏本統統的都扔到糞坑裡漚肥了。

這一舉動,可是把言官們首領魏徵得罪了,跪在承慶殿前梗着脖子請皇帝採納諫言,並寬慰那些受到侮辱的官員們。

皇帝早就知道這個田舍翁會來找麻煩,所以一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好好和魏徵嘮了嘮自貞觀元年以來,李承乾爲國家做過的貢獻。

花點錢怎麼了,難道朕連花自己內府的錢都要經過大臣們的同意嗎,難道朕這個天子是傀儡嗎?

要不要朕讓人把太子擡到太極宮去,撥光了衣服讓臣子們看看,太子的身上有多少道傷疤是爲國傷的。

那些進言的臣子都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他們平時受太子的恩惠頗多,做錯事都是小懲大誡,有功則重加獎賞。

你魏徵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爲什麼到這個時候反而對自己的恩人不敬呢。儲君就不是君了嘛,他們今日可以這樣對待君父,那麼明日國家有難了,朝廷還能指望上他們了嗎?......

聽完了皇帝翻的這些舊賬,這可讓一向言辭鋒利的魏徵有些啞口無言了。是,誰都不能否認太子這些功勳,說他是歷代太子的典範也毫不爲過,可老頭兒就怕一次開了奢靡之氣,皇親國戚,臣子百官們爭相效仿怎麼辦啊。

知道皇帝和魏徵吵了一架後,李承乾則有些哭笑不得了,皇帝疼兒子,大臣們怕浪費,可以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把包公整來也斷不明白這個官司。

可鬧的這麼僵,對皇帝和自己的名聲不好不說,這也堵塞了進諫之路。就在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時,獨孤妙音卻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

孫思邈這些年在蒼文書院培養不少的學生,這些人平時也是走村串縣的行醫,爲什麼不從他們中抽調一點人,以皇后的名義在長安城開設幾家醫館,爲百姓們免費的診病、施藥。

既能彰顯皇室親民的善舉,更是能堵住那些說皇帝不顧百姓文官的嘴,且所有的費用支出都由東宮來補貼不就可以了。

妙,這個主意秒啊,李承乾不由的重新打量下站在自己身邊的這位佳人。還別說,這丫頭還真是個賢內助啊,不聲不響的就讓皇帝和臣子之間各有所得,讓人人都滿意,卻有母后的風範啊。

打定了主意後,就將恆連喊了進來,讓他跑一趟麗政殿更皇后打一個招呼,隨後就親自寫了一封信給魏徵,好言寬慰一番,順便請他卻協調些那些大臣。

並告訴他,此項惠及全民的舉措將作爲一樣國策永遠的執行下去,將來這樣的醫館將遍佈大唐境內的所有城市。

這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這個主事肯定會有不少人搶着做的,既然獨孤妙音給出了這麼個好主意,那李承乾自然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獨孤妙音現在唯一的愁事,就是她的那個胞弟獨孤睿,這小子自打到到了長安城後,很快就成爲了紈絝圈裡的有一號的人物,帶着家奴整日招搖過市。

這小子從不欺負弱小,最大的愛好就是踩各家的紈絝,弄得這些公子爺們個個是哭爹喊娘。對於這個皇親國戚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畢竟人家是太子的小舅子,誰能因爲孩子們之間的胡鬧就和太子鬧僵呢。

是以,各府的大佬們也是隔三差五的來東宮來告狀,讓李承乾好好歸攏下這個國舅爺,獨孤妙音也是每每送上重禮,給弟弟賠禮道歉。

說道皇親國戚這個詞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西漢文帝二年,天子發下尋親榜,尋找竇皇后失散了十年之久的弟弟竇少君。

此時,少君正在華山縣令沈夢得大女婿家時做工,得知此事,逃走去認姐姐,救縣令沈夢得上一個進京認親的公文。

沈夢得不信,將少君和與他患難與共的杏花關進大牢。沈夢得夫人因求籤一事認定少君就是貴人,便讓女兒二鳳去勾引少君,將杏花押走。

沒想到,陰差陽錯,二鳳勾錯了人,嫁給師爺白忙,鬧出許多笑話。少君、杏花在逃走,在趕往京城路上定了終身。杏花女扮男裝,見到皇后,講出實情,姐弟終於相見。

獨孤妙音的父母去的很早,這個弟弟可以說是他心頭肉,可聽到太子的提議後,她也不敢輕易的答應下來。

於是,皺着眉頭說道:“殿下,那小子像來頑劣,這樣重要的差事交給他要是辦砸了,可怎麼辦啊!”

雖然很希望自己的弟弟有出息,但她實在是怕不靠譜的弟弟弄出什麼幺蛾子來,一旦捅把簍子捅大了,那不是讓太子左右爲難嗎?

對於獨孤妙音的看法,李承乾並不贊同,雖說這小子在,洛陽的時候是個吃喝嫖賭樣樣全的傢伙,但是人家也是有自己的逼格和底線的。

尤其是成了皇親到長安以後,專門挑大個的下手,就想他自己說的那樣,欺負百姓算什麼本事,要打就打有背景的,要不然太給自己姐夫丟人了。不久前,這小子還在萬花樓痛毆了崔仁師的兒子,打的還挺嚴重,差點讓老崔斷子絕孫啊。

於是擺了擺手,溫生說;“妙音,孤知道你是什麼意思,在孤看來這小子本質不壞,欠缺的是好人的調教,回頭再東宮調幾個懂事的人去幫他就好了。

再說,雛鷹總會長大的,你我也有老的那天,咱們總不能護他一輩子吧,應該讓他乾點正事了。”

“好吧,臣女回頭一定好好對這個混小子叮囑一番,讓他時刻牢記殿下的恩典!”

“哎,不要這說,你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這麼客氣幹嘛呢!”

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