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

正如史仁基所有,土地畢竟是限的,而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再讓少數人承擔全州的賦稅,所以有了小災就鬧起了大饑荒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自漢高祖立國後,爲繁容帝都的經濟特意將天下富賈遷到了關中,又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裡已經從寬鄉變成了狹鄉,所以一旦碰到天災人禍,這裡的小農經濟是最容易破產的。

寧州事發後,李承乾特意去兵部和戶部調查過,江源道有三千府兵是寧州人,戰後生還者不粗兩千,而且戶部的大帳也記載了他們所貢獻的軍需物資,這讓他有一種自己是周扒皮的感覺。

之所以沒有在衙門裡提審史仁基,就是因爲竇寬的陳述向陳述了寧州的真實情況,這個史仁基又是口無遮攔,敢於說實話的官兒。

要是在大堂上質問朝廷爲什麼把西征的勝利建立在寧州百姓的痛苦之上。那沒面子不僅僅是自己,皇帝的臉面也沒地方放,本來一個好官也會因爲這一點點的錯誤弄成罪上加罪,不值當。

雖然心裡又有一些自責,但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利益,這個選擇李承乾還是會取捨的。現在又聽了這麼一番地方官吏苦水,李承乾越是感覺自己決定在這見他是多麼英明瞭。

長嘆了一口氣,李承乾不管狼吞虎嚥的史仁基,拍了拍竇寬的肩膀,留下一句:你看着辦,隨即起身離去。

“竇尚書,他怎麼走了,怎麼地,現在他們都水監都這麼辦差了?請人吃個面就完事了,不來個大刑伺候?”,禿嚕完面的史仁基好奇寶寶般的問道。

“哎,我說史仁基,能撿回一條命,你小子就偷着樂去吧,就在剛纔,你要是說錯了一句話,那等着你的就是砍頭、抄家!特麼的,你以爲這面是誰都能吃到的嗎?多少人在後面搶着都搶不到,得了便宜還賣乖!”

對於竇寬的回答,史仁基不由的冷哼一聲,隨即面帶不屑的說:“竇尚書,你這膽子是不是小了一點,不就是都水監的酷吏嗎?有什麼可怕的,虧你還是朝廷的重臣,一部的尚書,剛纔跟三孫子的不敢多言,怎麼還不如我個突厥種呢!

老人不常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嗎?看看他們這些小年輕,吃苦的活兒幹不了,竟幹這些陰損的活兒,也特麼不怕生孩子沒**!”

就在史仁基大罵酷吏害人的時候,那個麪攤的憨厚的老闆,隨後將手中的菜刀一擲,穩穩地紮在了桌子。

受到驚嚇的史仁基罵了一聲:“特麼的,老闆,吃你的面又不是不給錢,你想殺人嗎?”

呵呵......,笑了兩聲,竇寬衝老闆揮了揮手,示意他該幹什麼幹什麼去,然後扭過頭來,低聲笑道:“小子,本官這輩子三教九流的官員見的多了,可沒人敢說出你那番話來,你剛纔罵的那位青年就是當朝太子,而這位發火的老闆正是內衛,你說他給你一刀是不是便宜你了。”

咣噹,史仁基從凳子掉了下去,隨即指着李承乾離開的方向,嘟囔着:他,他,他是誰?

一邊倒水,竇寬一邊回道:“你太看得起本官了,大理寺卿-戴胄是什麼人,那是潛邸出來的大臣,本官和人家同屬重臣,人家憑什麼在沒有手續的情況就讓我輕而易舉把你撈出來,真當國法是開玩笑呢嗎?

要是沒有殿下的手諭,你覺得可能嗎?再說,你把魏徵整成那樣,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呢,要是沒有殿下保你,你還能活着?”

竇寬說的實情,魏徵確實氣壞了,自從他入仕以來,可謂是結仇無數,但可沒人敢用耗子肉來羞辱他。這老不死的回京就上皇帝那奏了一本,請皇帝把這位藐視王法、戲弄欽差、徒廢公帑以悅鄉紳的傢伙斬首、抄家。

而李承乾則和竇寬意見一致,雖然不符合朝廷的律令,但事急從權,人命大於天,稍有過錯也在情理之中。史仁基做事是操切一點,但還算是個清官能吏,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如果朝廷赦免了他,那他肯定會更加勤勉。

再說,其父史大奈是西府的元從之臣,能力雖然一般,但忠心確實可嘉,要知道在當時這天下到底是誰坐可都還沒數呢。大唐素來厚待功臣,朝廷也有議親議貴的說法,史仁基是有錯,可他也是出於公心,畢竟其沒有從中謀取私利嘛!

魏徵對於這個觀點當然不同意了,律令畢竟規定的很清楚,既然朝廷想整飭吏治,就該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憑什麼史大奈的兒子就可以呢。

僵持不下的時候,李承乾不得不給長孫無忌和竇寬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出來“以暴制暴”了。

隨後,長孫無忌以魏徵的侄子捲入謀反案、泄露禁中語開了頭,而竇寬則以宰相因有容人之量,不能因爲吃了點耗子肉就攜私報復,展開了激烈的辯駁,最後以二對一的絕對優勢在紫宸殿大勝。

“小子,你算是因禍得福了,大唐這麼多州官刺史,太子能不昔得罪魏徵幫你開脫這是多大的恩情啊!不過,你這嘴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州里的事也就罷了,辱罵當朝太子是什麼罪,你這個刺史不會不知道吧!”

見史仁基還在失神,竇寬把他扶了起來,重新坐好後,從袖子掏出兩個本子,指着它們繼續說:“這裡一本是給吏部的革單,從現在開始你就正四品上的寧州刺史了,另一本是去年寧州上繳的賦稅,戶部會三倍返還。

太子爺說了,給你三年時間,要是寧州能大治,你官爵皆進一級,否則兩罪並罰,砍頭、抄家。吃飽了,自己去辦吧,儘早啓程。”

看完了本子後,史仁基站了起來,慢慢地走了兩步,向着李承乾離去的方向撲通一下跪了下去,拱手高聲呼道:“臣史仁基謝太子殿下厚恩,臣保證把每一枚銅錢都花在百姓身上,否則人神共勠!”,話畢,狠狠地磕了三個響頭,來往的百姓以爲他是這個瘋子,都離遠了繞着走。

能活着誰也不想死,太子並沒有因爲他是突厥種姓就和其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反而施了大恩給他,這怎麼能不讓感動。況且還撥下這麼多錢糧,這回去能爲寧州做多少事,就衝這份物資,磕一百個他也願意。

“行了,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他看不見,把你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就行了。”,竇寬一邊吃着面,一邊高聲說着。......

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本官給找個爹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個商量!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全都不對!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