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

對於寧州刺史-史仁基的處置,長孫無忌和竇寬算是把魏徵得罪狠了,一連好幾天都在朝上找茬,不管提出什麼諫言,他都反對,場面弄得極其尷尬。沒辦法,他總不能朝太子撒氣去吧,誰讓他們“助紂爲虐”了,火氣不散到他們身上撒到那去,老夫不能白吃老鼠肉吧!

因爲有寧州被整的事在先,長孫無忌和竇寬並沒有和魏徵計較太多,耗子肉都吃了,顏面都丟盡了,還想讓那老倔驢怎麼樣,差多得了。

可話又說回來,長孫無忌和竇寬也都不是省油的等,這裡吃了虧,總得找別的地方找補一下,尤其是竇寬被皇帝罰了一年的俸祿,這不找太子想法要回來可不是他的脾氣,所以二人商量一番後就來到東宮。

聽到二人是來要精神補償的,正在喝茶的李承乾直接就碰了出來,這兩歲數不小了,咋還這麼不着調呢,隨即讓無語的他只能賞了他們每人三年的俸祿以撫慰他們那顆“受傷”的心靈。

扯完閒篇,長孫無忌把話題又扯回到了史仁基身上:“殿下,史仁基算是好官,論能力呢,在諸刺史中也算是中上等的,可爲此花費如此大的代價,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長孫無忌指的代價當然不是魏徵,東宮的實力強勁兒,魏徵就憑着他帶出來的那些清流的御史,還不能把太子如何。交到朝廷的賦稅是從來都沒有返還的道理,更不要說三倍返還了,如今在寧州開了口子,那以後各州刺史們怎麼想。

戶部的制度是保證國家收入的法則,是維護國家運轉保證。患寡不患均行爲的準則,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爲寧州的事爭相效仿。反正有堵嘴的例子擺在那裡呢,總不能只需他寧州放火,不許大夥點燈吧,這可是法不責衆的事,而且零風險,得口就幹唄!

“舅舅,你說的對,這樣口子不能開,開了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史仁基這個人被孤看上了呢!”

“殿下,比他能力強的,咱們東宮有的是,你爲什麼如此看重他呢,是吧,趙國公!”,話畢,竇寬還想了一下長孫無忌,待他也跟着點頭後,他們都向一臉笑意的李承乾。

得,還有這兩個老油條看不穿的事呢!略微得意了一下,李承乾便將他的打算娓娓道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條件除了吏治清明,寬刑省罰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他們擁有可以刨食的土地。

以寧州爲例子,宗室和勳貴們就佔據了六成以上的土地,而且這還僅僅是開始,隨着年深日久,這個數字還會逐年上長。土地兼併太重的話,王朝就會毀滅,前漢的例子已經擺在那裡了,皇帝和李承乾都爲此深感憂慮。

本來在建立鄠縣新城的時候,李承乾就有建一個樣板,然後再朝中提出狹鄉遷寬鄉的政策,可李世民卻怎麼都不同意。用他的話說,大唐開國時立言於貴戚世族共天下,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他可以和一個或者多個勳貴過不去,但他們能和天下所有的世族勳貴都過不去。

如果李承乾真把他們逼急了,擰成一股繩,那股力量可是能顛覆天下的,即使他是馬上皇帝也吃不消,到時侯除了廢除他這個太子外,另一個結果就一定是天下大亂。皇帝是從亂世中走過來,他當然不希望自己櫛風沐雨十幾年得來的盛世就此毀於一旦。

上層既然不行,那就的找下面,可這是個得罪天下世族的差事,弄好了這個人會成爲官官唾棄的孤臣,弄不好就另一個晁錯。李承乾又是個護短的人,自己的部下捨不得往這樣坑裡填,朝中的官員也一直沒有合適的,所以就因爲耽擱了下來。

直到聽完了竇寬在寧州的見聞後,李承乾把目光投向了嶄露頭角史仁基,想什麼來什麼,想睡覺就有人來送枕頭了。選中他的理由有兩條:其一,史仁基是下州的基層官員,熟悉地方的民情和民生,由他來反應制度和州縣土地問題,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其二,史仁基是突厥種姓,雖然早以漢化,但正統出身的官員們還是看不起他,以魏徵爲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非我族類、齊心必異,出了事就是貪污和瀆職,根本沒人在乎他是不是真心爲百姓着想。

史仁基在官場多年,常常因爲被人排擠和他們格格不入,在心裡對於那些達官顯貴,爲富不仁的傢伙從心底裡感到厭惡。所以將由他來下手,不會出現掣肘和心思手軟的情況,皇帝和他到時候是隨意控制力度,起到收發自如的作用。至於史仁基本人那就更好說了,天家的恩典即使他享受不到,他們史家還是可以得到的,這也是他作爲臣子爲君分憂的本分嘛!

聽到這裡,長孫無忌和竇寬都伸出大拇指,他們原本還納悶呢,皇帝怎麼那麼痛快就同意在戶部開口子,原來這對父子真正的目的在於這,高明,實在高明,看來這就帝王心術的厲害之處了。

尤其是長孫無忌,看他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明白,外甥已經具有三分天子氣象了,看來自己以後可以放心了。

“殿下,那陛下和你準備什麼時候狹鄉遷寬鄉呢?”,竇寬又恢復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笑呵呵把玩從李承乾手下剛擼下來的扳指。

“這種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這在目前還有修路修壩的工程,邊境還不夠平穩,陛下和孤的意思是再看看,反正先佈局肯定是對的,什麼時候還得看具體的情況。”

國家能有現在的局面不容易,所以凡事求穩是對的,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和穩妥的契機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成功的。就像漢文帝削藩,不就是因爲操之過急,才弄成鈍刀子割肉,這樣的廢二遍事的活計,皇帝和李承乾都是不會幹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輩子,誰也看不上他啊!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人敢接的殺人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