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

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

被母親竇太后這麼明裡暗裡指責‘沒教好兒子’,天子啓面上雖還賠着笑,但面色卻也有些尷尬了起來。

天子啓今日前來,主要的目的,也同樣是彙報工作——就匈奴使團的事,和母親竇太后通個氣,順帶提一嘴再召樑王劉武入朝的事。

這或許會讓很多人感到奇怪。

劉榮一個皇子,出門辦事需要給太后祖母彙報一下,倒也勉強可以理解;

怎麼連堂堂漢天子,也需要向太后彙報工作?

這漢家,到底是皇帝坐天下,還是東宮太后?

但實際上,這也正是漢室特有的、東西兩宮共治天下的二元制度,得以運轉的根本。

——對於漢太后,天子務必要做到事事有交代、句句有迴應。

說的直白些,便是確保太后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基本的知情權,及建議權。

至於太后,理論上具備對皇帝的一切政策,乃至於舉措的一票否決權,並儘量不去動用這個權利,凡事儘量商量着來。

劉榮去少府辦事,需要來東宮向竇太后彙報一聲,也同樣是源於此:皇帝都要跟太后彙報工作,你區區一個皇子,還想揹着皇太后做點什麼?

你眼裡,還有沒有漢家的太后了?!

在原本的歷史時間線上,自天子啓後即皇帝位的漢武大帝劉徹,便曾險些栽在這一點上。

——少年天子幹勁十足,要搞建元新政!

竇太皇太后穩坐東宮長樂,隨時準備着給皇帝孫子收拾爛攤子之餘,也抱着‘讓皇帝折騰吧,撞疼鼻子就會懂事兒了’的念頭,對漢武大帝的新政樂見其成。

但在劉徹聽了身邊人蠱惑,決定從此‘不再事事奏請東宮’之後,竇太皇太后幾乎是第一時間,便將爲少年天子主持新政的丞相罷黜!

若非館陶公主劉嫖及阿嬌皇后從中轉圜,漢武大帝劉徹,未必就不會成爲又一個孝惠皇帝,乃至漢家第三位‘少帝’。

從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對於漢家的太后而言,皇帝對自己‘事事有交代’,究竟有多麼重要。

而當今日,竇太后揪着劉榮沒按時來彙報工作,後又拿劉榮‘製作奢靡’之物發難時,天子啓一時間,也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孫兒,確實是要做些奢靡之物。”

“但孫兒做奢靡之物,不是爲了供自己享樂,而是想要藉此,來爲少府內帑開一財路。”

漫長的沉寂,終還是被劉榮不卑不亢的沉穩聲線所打破。

天子啓下意識皺起眉頭,循聲望去,便見劉榮稍咧嘴一笑,再對上首御榻一拱手。

“父皇削藩在即,關東將有大變;”

“孫兒嘗聞:夫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孫兒看來,打仗,打的並非是精兵強將,而是府庫充盈。”

自信滿滿的道出此語,劉榮也終是從地上直起身,還不忘順手揉了揉酸澀的膝蓋。

而後,纔再擡頭含笑道:“在太祖高皇帝、呂太后掌政年間,誰人曾料到吳王劉濞會反?”

“現當下,又有誰人會說:吳王劉濞不會反?”

“——太祖高皇帝、呂太后年間,乃至先帝早年,吳王劉濞,都斷無反叛的可能!”

“而現如今,吳王劉濞反叛作亂之心,幾可謂天下人盡皆知……”

說到這裡,劉榮不由有些忐忑的擡眸,撇了眼端坐御榻的皇帝老爹。

待老爹不着痕跡的一閉眼,同時微不可見的一點頭,劉榮才安下心來,繼續道:“坊間傳聞:吳王劉濞反叛,是因王太子當年慘死長安,故而對父皇心懷仇怨。”

“但孫兒不以爲然。”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縱然王太子在長安被扒皮抽骨,劉濞,何敢?” “若是如今日這般國富民強,兵多將廣,縱然太祖高皇帝、呂太后臨朝,劉濞,又何懼?”

···

“往日,父皇曾教導兒臣:爲人君者,不必考慮某人想不想反、敢不敢反,只需要看這個人,有沒有謀反作亂的力量。”

“而在孫兒看來,吳王劉濞之所以會反,絕非是因爲王太子身死長安,而是因爲有了足夠謀反的力量,便不甘心做個諸侯藩王罷了。”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說完這段話,劉榮沒急着往下說,而是止住了話頭,給御榻上這對全天下最尊貴的母子二人——主要是祖母竇太后一點時間,消化自己這段話。

過了足有數十息,見祖母面上終不再是沉思之色,劉榮才帶着自嘲的笑容,將雙手稍舉於身側。

“孫兒,年十六。”

“父皇要削藩,劉濞要造反,孫兒既不能爲君父出謀劃策、籌謀佈局,也不能身着甲兵,率軍討賊。”

“只是想到吳王劉濞的反叛之心,是吳地的銅山銅礦,以及熔銅所鑄的錢所致,孫兒便想當然的以爲:如果能給父皇賺點軍費,那父皇日後應對起吳王賊子,也當能少些頭疼的事……”

“至少不用擔心軍費不足,以致糧餉不得其時,乃至軍心渙散?”

說到最後,劉榮總是慘然一笑,搖頭嘆息的再度跪下身。

卻並沒有拱起手,而是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婦人般,慼慼然將頭一聳拉。

“孫兒知道,皇祖母不喜孫兒。”

“尤其是自母親拒了館陶姑母的姻親之後,孫兒,就更難討皇祖母的歡心了。”

“但孫兒再怎麼說,也終歸是皇長子,是父皇的子嗣啊?”

“是要以身作則,給弟弟們做榜樣的啊?”

“難道孫兒,當真錯了嗎……”

丟着這麼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劉榮便似是遭受了什麼人生打擊般,愣愣癱坐在地;

只是淚珠自眼眶滴滴滑落,啪嗒啪嗒直掉……

“行了!”

“好歹是條丈夫,當着親長的面甩什麼髒水?!”

“下去!!!”

似是惱怒,又像是生怕母親眼睛不好、看不見劉榮正在落淚般,如是一聲輕斥,天子啓便擺擺手,示意一旁的宮人將劉榮帶下去。

而在天子啓餘光所及:端坐於御榻之上的竇太后,此刻也有些木然的呆坐原地,不知在想些什麼……

“母后?”

溫和一聲輕呼,卻並未讓竇太后從呆愕狀態中回過神。

只又呆坐許久,才神情呆滯的起身,緩步朝着後殿而去。

“皇帝,也回去吧。”

“和親的事,皇帝看着辦便是。”

“召阿武入朝的事,皇帝,也自己拿主意吧……”

(本章完)

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0章 賺錢賺錢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82章 屠龍勇士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283章 戰略準備回家晚了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131章 序幕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15章 活該!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88章 賊心不死!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4章 坑兒的爹!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222章 不遠了沒寫完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17章 樑《孝》王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05章 西進!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324章 試探第17章 樑《孝》王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11章 人才庫?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222章 不遠了第208章 太上皇?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61章 陛下!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142章 啊這?啊???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53章 竇王孫第268章 削藩第426章 歲末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05章 西進!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告假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46章 莢錢第434章 還行吧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22章 去吧,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