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

西班牙自己家裡的事都忙不過來,有多少餘力能用在外頭?讓高務實組織一支遠征軍去征服西班牙固然不可能,讓西班牙組織一支遠征軍來強迫高務實也同樣不切實際。

說到底,這個時期的歐洲,衝突頻頻爆發已經成爲常態,衝突爆發後的花費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是難於承受的負擔。然而,所有其他國家,無論是法國、英國、瑞典,甚至奧斯曼帝國,都享有一段和平與恢復的時期。只有哈布斯堡,特別是西班牙,總是不停地從對付一個敵人轉向對付另一個敵人。

剛剛與法國媾和,接着就是同土耳其人交戰;地中海剛一停戰,接着就是大西洋上的廣泛衝突和西北歐戰爭。在某些困難時期,西班牙帝國甚至同時對付三面之敵,而敵人即使沒有軍事援助,也有意識地在外交和商業上相互支援。

用當時歐洲人的話來說,西班牙就像一隻掉在坑裡的大熊,比任何一條進攻它的狗都強大,然而它終究敵不過所有的對手,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精疲力竭、流乾鮮血。

那麼,哈布斯堡如何才能逃脫這種惡性循環呢?高務實覺得,即便他處在腓力二世的位置都會很爲難,很難應付這種長期分散力量的狀況,或許應該對這各個方面的敵人確定一個優先級,明確優先防禦計劃。也就是說,某些地區是可以放棄的,但是究竟哪些地區可以放棄呢?他也很難說。

站在歷史的角度來反思,可以說奧地利,特別是斐迪南二世,要是聰明一點就不會隨着德意志北部的反改革勢力向前推進,因爲這樣做得不償失。然而,這位神羅皇帝硬是要在德意志保留一支強大的軍隊,以防止王公的派系傾向、法國人的詭計和瑞典人的野心;而且只要土耳其人驕橫地站在匈牙利,相距維也納 150 英里,哈布斯堡的軍隊就不能減少。

對於西班牙政府來說,它不能讓奧地利堂兄弟落入法國人和路德派手裡,更不能讓他們落入土耳其人手裡,因爲這對西班牙自己在歐洲的地位也至關重要。

諷刺的是,奧地利卻似乎並沒有這麼想。查理五世在1556年退位後,奧地利眼睜睜看着西班牙在西歐和海上單槍匹馬面對衆多敵人作戰,卻並未感到有幫忙的義務;反而西班牙意識到了這個更高的利益,總是心甘情願爲奧地利幫忙。

也許,腓力二世過於沉迷於某些人對他的恭維:世界君主。

而現在,高務實打算提醒一下他——你沒有做“世界君主”的本錢,真正擁有這個本錢的人,叫朱翊鈞,只是他沒有這個慾望罷了。

實際上,朱翊鈞當然也沒有這個實力,除非他能把大明的社會體系完全顛覆,甚至把大明子民們的精神內核都改變掉,否則大明從天子、官員到販夫走卒,在對待大明以外的世界問題上,都是同一種心態:處中國而治萬邦。

如果說韃清末年以後的中國人大多精神自卑,那麼現在這個時期的大明子民,則是精神過於自信,舉國上下都堅定不移地認爲:只要治理好了“中國”,便一定是萬國來朝八方賀,不管何處的蠻夷,面對大明都應該頂禮膜拜。

幸好,在堅持這種自信的同時,大明並沒有如韃清一樣故步自封,所以在嘉靖年間繳獲了葡萄牙人的火炮之後,大明立刻發現了它們的優點,並馬上開始仿造,同時也不端什麼天朝上國的空架子,該買就買。

甚至對於蕞爾小國的倭國,當發現他們的鳥銃(日本稱鐵炮)比自家的更好時,如戚繼光這樣的名將也沒有任何猶豫就拿來採用,而劉顯父子麾下的“降倭夷丁”不僅會使用鳥銃,甚至還個個精通日本刀術。

整體來說,這個時期的大明雖然自信,但還是比較務實的,有那麼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頭。

這也是高務實有信心讓大明能堅持下去,而不讓韃清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他曾經長期做秘書,是一個更偏向於做實事的人,如果把他扔去清末,他成爲張謇的可能性要遠大於成爲孫大炮,可是他知道,張謇救不回那個時代的中國。

然而在大明則不然,他有信心通過“實效”來帶動其他人跟隨他的腳步,甚至最終形成新的風潮。

他的京華集團現在就已經有了效仿者——有人跟隨他的腳步踏入了私營軍工行列,如王崇古的孫兒王謙;有人在上海悄悄搞了幾個碼頭,更神奇的是這幾個碼頭的幕後東家竟然是徐階的長孫徐元春;有人悄悄買了一兩條船加入京華的艦隊,如朱應楨、張元功等勳貴;有人學着京華的做法想方設法控制長江水道上的運輸船隊,如臨淮侯府的小侯爺李宗城……

雖然這裡頭除了徐元春之外,大多都是跟高務實關係比較密切的一批人,但只要有這樣的趨勢,就已經能讓高務實感到振奮了,因爲這證明了他的做法是有效果的。

我只要能做出榜樣,讓人相信我的做法是可以獲利、獲大利的,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效仿。而當這樣的人多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也一定能讓整個國家“轉向”!

古往今來的任何政治,惟利益永恆!

利之所在,人之所趨。

說句不客氣的話,當年下西洋如果不是鄭和掌握,文官集團插不上手的話,怎麼可能半途而廢?後世有學者證明,下西洋其實並不虧錢,或者說它本可以不虧錢。只是由於文官集團至始至終插不上手,所以後來才被說成是勞民傷財的無用之舉,最後被扔進了垃圾堆。

換句話說,倘若下西洋是文官主導的事業,文官們把下西洋看做撈取功名、事業的一樁美差的話,你看看現在大明的艦隊是什麼模樣?沒準都特麼開到歐洲去了!

與其說文官集團是在打壓下西洋這件具體的事,倒不如說他們是在打壓宦官集團,從而藉機打壓皇權,爭取文官集團自己的利益。

爲什麼高務實敢做出這麼多出格的事?一是他跟朱翊鈞的關係親密,朱翊鈞不會輕易懷疑他;二則是因爲他高務實乃是文官!

所以文官集團在面對高務實的一些新奇做法之時,第一個想到的並不是“你高務實狗膽包天!”,而是“既然你高務實能做,那我豈不是也能做?妙啊!”

這就是差別,也是高務實爲何非要認準“科舉正途”的原因。

有這個身份在,他只要沒造反,一切舉動實際上就都是在爲文官集團創造新的“利潤點”,文官集團豈能跳出來找麻煩?

爲什麼歷史上萬曆收礦稅(商稅),搞得文官集團罵罵咧咧抵制了幾十年,而現在高拱收商稅就偏偏能執行下去?

因爲雖然有些商人是文官們的“投資人”,皇帝要收他們的錢,文官們當然要爲投資人說話;可如果這筆錢收起來之後,是由文官們自己掌握的,那……這個就可以商量商量了。

所以,歷史上的礦稅之爭,並不是因爲這筆稅收了之後真的有多嚴重——那點錢對於富庶的大明民間而言連個屁都不算——而是文官們覺得,你皇帝老子不能把稅全給收進自己的口袋啊!

嗯……英國佬的《大憲章》沒有請大明的文官們來幫忙修正一下,真是莫大的遺憾。

高務實把歐洲的各種形式簡單地描述了一下,早已把羅明堅神甫驚得說不出話來——高求真閣下遠在大明,卻居然知道歐洲最近幾個月發生的好多大事!

他對歐洲的瞭解,在整個遠東一定無人可及!

不過,更讓羅明堅神甫奇怪的是,高求真閣下看起來明明是要通過自己的口,來警告腓力二世陛下不要在遠東挑釁大明,但他話裡話外卻似乎有一些像是……像是在爲西班牙出主意,這是爲什麼呢?莫非,他對西班牙王國頗有好感?

這就純屬是誤會了,高務實對歐洲人幾乎都沒有多少好感,他話裡話外指出西班牙將自己的力量過於分散,實際上完全是居心叵測的——不管西班牙把力量集中起來做什麼,都絕不可能放過家門口的事不管,而用來在東亞地區攪風攪雨。

今年,西班牙就要合併葡萄牙——高務實記不清具體月份,說不定現在已經合併了——而葡萄牙和西班牙正是現在南洋的最大勢力。一旦西班牙真的聽信了自己的話,把力量收縮起來,捏成拳頭打出去,這一拳也絕對不可能打到東亞。

至於,到時候腓力二世這一拳究竟是打向英格蘭,還是打向奧斯曼,又或者法蘭西,甚至尼德蘭……那關他高務實什麼事?關大明什麼事?

你們歐洲打得越亂越好!

英格蘭和法蘭西要崛起,都得先過了西班牙這一關,所以西班牙現在跟英法乃至奧斯曼的戰爭,對於大明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所以高務實才不介意跟西班牙人做點生意,讓他們的財政狀況更好一點,能跟英、法、荷蘭等國打得更加難解難分。

你們不打得更兇一點,西葡帝國不把主力往國內傾斜,那我的南洋攻略豈不是就麻煩多了?

所以,腓力二世陛下,盡情的打吧,我已經準備好做這個黃雀啦。

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205章 政策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5章 封爵?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00章 胡鬧!第122章 覆滅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64章 聯名信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09章 加銜第030章 立威(中)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264章 出宮第098章 回柳州!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68章 幕後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99章 借刀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05章 升官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