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升官

皇帝說有事交待臣下去辦,通常臣下是不該主動問及的,但高務實似乎不在“通常”之例,他很自然地點頭,接口道:“皇上有事只管吩咐,臣自當盡力。”

朱翊鈞道:“先帝時,封貢一事你是全程參與了的,應該知曉‘西懷東制’之策吧?”

高務實點頭道:“臣知曉。”

朱翊鈞微微嘆了口氣,道:“西懷,就目前來看,還是很成功的,俺答這些年安分了下來,而且你讓朝廷大力支持他引入黃教的那個計劃,現在看來也頗有用處,聽說這兩年俺答一直窩在大召寺不挪窩,政務全交給了鍾金哈屯,使得這幾年邊市日盛,我大明也得了不少良馬。”

高務實前不久還在擔心右翼蒙古的勢力會不會衰落得太快,現在一看朱翊鈞的意思,對這個情況卻是十分滿意,忍不住心裡嘀咕,但不好明說,只是點了點頭,沒吭聲。

朱翊鈞卻皺起眉頭,道:“但是東制……卻不太順利。”

高務實道:“李成樑幹得還不差吧?”

“不差,也不算好。”朱翊鈞面色有些冷,道:“你出去一年,有些事可能不太清楚,李成樑的戰績是有的,但其中……最多有一半實數。”

這個說法就讓高務實很有些意外了,訝然道:“怎麼說?”

朱翊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李成樑看起來簡直天下無敵了,三天一小捷,五天一大捷?”

高務實呵呵一笑:“誇張了些,不過大致總應該是贏得多,輸得少吧。”

“那沒用的。”朱翊鈞哼了一聲,道:“那都是朝廷在配合他唱戲呢……務實,你也是知兵的人了,你來說說,真要論善戰,李成樑能不能超過戚繼光?”

高務實微微皺眉,搖頭道:“這卻不好類比,李成樑善騎戰,戚繼光善步戰,自身條件不同,作戰對象也迥異,強行類比,恐怕有失偏頗。”

“呵呵呵呵……”朱翊鈞發出一陣不明所以的笑,然後道:“那好吧,我聽說馬芳致仕之後,被你請去訓練騎丁了,你對他應該很有了解吧?那你說說,論帶騎兵,李成樑能勝過馬芳麼?”

這題目難度就有點大了,高務實皺眉想了想,才道:“臣見過馬芳,是個老當益壯、摧堅拔銳的悍將,但臣還沒有親眼見過李成樑,不知道其人如何。”

“李成樑麼……”朱翊鈞回憶着道:“他今年也五十幾歲了,光從樣子上看,倒也看不出有多少銳氣,在朕面前戰戰兢兢的,看起來就像生怕說錯話一般。”

朱翊鈞當然見過李成樑——李成樑身爲遼東總兵,地處要害,當然是要進京述職的嘍。

不過高務實一聽這話就笑了,道:“看來李成樑演技不錯。”

誰知道朱翊鈞也笑了,點頭道:“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朕也覺得他是在做戲,不過,他肯做戲,說明他還是怕的。”

他說着,無所謂地擺擺手:“做戲無關緊要,有幾個人跟朕說話能不做戲?也就你了……你看,朕給你賜座,你就坐了,朕當時試探了一下,要給李成樑賜座,他‘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呢。”

高務實哈哈一笑,其實他也做戲,只不過他更清楚朱翊鈞想看的是什麼戲罷了。

朱翊鈞又擺了擺手,下意識捶了捶右腿,又道:“李成樑在朕面前老實得很,在遼東可不見得老實。他這一溜兒的大捷小捷打出來,要都是真的,朕估計,察哈爾就算不亡,也該半死不活了,可是實際上呢?人家依舊三天兩頭內犯,今年四月,遼東甚至還搞出一場大敗,這事兒你在廣西有看過邸報麼?怎麼說的?”

“遼陽之敗”嘛,高務實看過邸報。

今年四月,黑石炭部進犯遼陽,明軍副將曹簠率軍追擊,追至長安堡,遇了伏兵,結果千總陳鵬以下三百一十七人戰死,失馬四百六十匹。朝廷聞訊之後,下令逮捕曹簠,但沒有問罪於遼東總官兵李成樑。這次戰敗,史稱“遼陽之敗”。

高務實看到的邸報就是這樣,比較簡略。

朱翊鈞聽罷,冷哼三聲,道:“曹簠這個副將,就是李成樑推薦的,乃是他的親信,其出兵也是李成樑默許的。不過,這倒不是大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此次戰敗的損失可不止是三百多人、四百匹馬。”

高務實微微蹙眉,問道:“那麼實際損失是多少?”

“不知道。”朱翊鈞臉色更冷了,又哼了一聲,道:“遼東現在到底有多少兵,朕這個皇帝都搞不清楚,你若要問,只怕得去問李成樑。”

高務實皺眉不語,心裡則有些奇怪:在原本的歷史上,李成樑可是朱翊鈞相當信任的大將,甚至可能還因此影響了他後來對李如鬆的觀感,一直放手重用李如鬆,怎麼現在看來,他對李成樑似乎很不滿一樣?

朱翊鈞見高務實沒說話,他也值得高務實在某些事上特別謹慎,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很少把話說死,於是便道:“遼東有人上奏,說當時戰死或被俘的遼東軍兵,當有一千五百以上,戰馬損失接近兩千。更有甚者,有御史彈劾說李成樑所報的損失,恐怕只有真實損失的十分之一。”

高務實皺眉問道:“有證據嗎?”

“沒有……怎麼可能會有?”朱翊鈞哼了一聲,道:“但是,言官說李成樑今年上報說要加餉三成,就是爲了補充這次大損失。”

“那麼,李成樑自己怎麼解釋這個加餉三成?”高務實問道。

“他怎麼解釋?倒是跟你有關。”朱翊鈞擺手道:“他說你們京華今年由隆慶二式改出來一個騎槍款,什麼槍身變短了之類,總之遼東官兵頗爲滿意,要大力採購,但是這槍明明比之前的要短,價格倒是還貴了兩三成,再加上多配火槍就要多用彈丸和火藥,以及還要先訓練一段時間,因此軍餉須得增加……兵部去京華問過了,那槍真的比步兵槍要貴,這是爲什麼?”

高務實道:“臣纔剛剛回來,還不清楚這件事,不過一般而言,應該不是貴在鐵料成本上,臣估計……京華可能是需要單獨開一條生產線出來,但是所出產的量又不夠大,沒法分攤成本。這個問題不太好解決,除非這個騎槍款的隆慶二式朝廷買得更多一些,多則便宜,少則貴,做生意大致都是如此。”

“哦……那這個暫時不去管。”朱翊鈞把話題轉了回來,又道:“朝廷西懷東制,是爲了集中力量先打垮蒙古左翼的元廷,如今李成樑雖然勝多敗少,可元廷看起來仍然活得好好的,朕甚是不滿,朕總覺得李成樑恐怕不是打不了,而是不肯打得太狠。”

高務實皺眉道:“皇上是在懷疑李成樑養寇自重?”

朱翊鈞看着高務實,似笑非笑地道:“你那京華商社不是往遼東賣香皂麼?朕知道是交給陽武侯府薛家代理的,但是你知不知道,薛家把香皂送去遼東之後,根本沒法自行銷售,必須轉給李成樑,才能在遼東販售。”

高務實詫異道:“還有這事兒?臣倒是很久沒關注過香皂的買賣了……不瞞皇上,臣這邊只管給各個代理商供貨,最後他們賣得怎麼樣,臣這邊是不問的。”

朱翊鈞嘿嘿一笑,道:“錦衣衛告訴朕,你那香皂,只要到了遼東,經過李成樑轉一道手,什麼都沒變化,卻每塊加價三錢銀子。另外,朕還知道,陽武侯府拿到的利潤都不如李成樑高。”

自從成國公府的兩位老人先後離世,高務實恰巧事忙,現在對錦衣衛已經沒有什麼控制力了——其實以前也沒有,當初是仗着朱希孝的便宜,能夠間接影響錦衣衛,現在嘛,他就完全跟錦衣衛失去聯繫了。

朱翊鈞淡淡地道:“不光是香皂,任何買賣進了遼東,沒有李成樑點頭,都是做不下去的。而且,本來朝廷的政策是西懷東制,蒙古右翼這邊是允許互市的,而蒙古左翼那邊是不允許互市的,可是實際上嘛……蒙古人在遼西確實不好做買賣,可是他們在遼東方面卻可以通過女真跟大明互市。”

高務實想了想,道:“通過女真的話……走南市撫順未免太遠,看來蒙古人應該是走北市開原?”

“不錯。”

高務實問:“葉赫還是哈達?”

“這就不太清楚了,朕覺得應該是葉赫,但哈達說不定也參與了。”朱翊鈞皺眉問:“你說,要不要給葉赫部一點教訓?”

高務實搖頭道:“利之所在,人之所趨,如果葉赫部真的幫蒙古人走私,那一定是蒙古人給了他們不小的利益,朝廷要限制葉赫部幫蒙古人走私,最好想其他的辦法,靠教訓……臣覺得未必管用,反而可能把葉赫部也推到蒙古人一邊。那葉赫部乃是海西四強之一,爲我所用時尚不覺得如何,要是爲我所敵,恐怕也是個惱人的麻煩。”

其實高務實還不只是因爲他說的這一點而不主張打擊葉赫部,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如果將來需要控制建州女真的崛起,葉赫那拉氏或許會有大用。

----------

感謝書友“書友20170709165948761”、“書友160307214737673”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55章 缺朝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206章 弒嶽(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205章 政策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116章 陽謀!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08章 在宮中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50章 擔當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50章 擔當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68章 幕後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85章 成交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