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內聖外王

「我特別特別討厭這個人,見着都覺得噁心,」

太極宮長樂門下,李瑁與正在值守的崔圓聊天,藉着左衛的差事,他眼下對整個太極宮的地形佈局,也算做到心中有數了。

就在他們倆聊天的時候,從長樂門過去一個人,本來該由崔圓過去查驗牌籍,但崔圓一臉鄙夷的避開了,而是讓手下的人過去辦理對方的過門事宜。

他現在已經是左監門衛中郎將,如果李瑁拋開親王身份和右金吾衛大將軍的話,跟人家是一個級別。

「他叫什麼名字?從前沒有見過,」李瑁望着遠遠離開的那道背影,疑惑道。

此人剛纔從他們身邊經過的時候,非常客氣,九十度鞠躬朝着李瑁行禮。

如果李瑁不認識他,那麼這個人也一定不認識李瑁,那麼人家行禮其實還是衝着李瑁的紫金魚袋。

崔圓招了招手,立即有屬下將那本牌籍冊子拿了過來,只見崔圓指着冊子上最後一個名字道:

「吉溫,神龍朝酷吏吉琚之子,宰相吉項之侄。」

這小子啊?李瑁忍不住又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即將消失在宮道盡頭的那道身影。

他剛纔端詳過吉溫,模樣很周正,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絲毫看不出一丁點陰險詭的影子。

是因爲正在事業的上升期?本性還未暴露?都不是,酷吏代表的是一種工作方式丶職業特徵,並不是這個人。

長相凶神惡煞的並不見得是壞人,溫文爾雅的也不一定是好人。

「他現在什麼官職?」李瑁問道。

崔圓笑道:

「這小子八面玲瓏,攀附貴宦,如奉父兄,先後巴結太子文學薛疑,我那岳丈,如今更是傍上了高將軍和右相,剛剛從新豐縣丞調任方年縣尉。」

「他口臭嗎?」李瑁道。

崔圓頓時愣道:「不知道啊,我跟他有過幾次照面,不覺其口臭。」

噢...:..那應該就是不臭了,歷史上真正口臭的,應該是宋之問,王維買下的藍田輞川別業,就是宋之問留下的產業。

吉溫到底臭不臭,確實不清楚。

不要覺得人家官小啊,萬年縣尉,你可以認爲是朝陽區政法委一把手,是有資格入宮的。

天寶時期的人才,一個個的都冒出來了,韋堅丶王丶吉溫,至於羅希爽,

早就靠着舅舅張搏濟傍上了李林甫,擔任殿中侍御史。

「忘了跟你說了,這小子近來常去裴夫人府上,」崔圓小聲道:

「如今裴夫人有勢力啊,聽說府上的家僕都有四百多人了,門庭若市,找她求官的,已經將她府門外新刷的門檻漆,都給踏碎了。」

「還有這回事?」李瑁道。

崔圓點了點頭:

「是王介紹過去的,這小子的親爹當年是個酷吏,私底下吞了不少黑錢,

如今他用這些錢在長安買門路,可謂成效顯着啊,要不然聖人已經明言不用此人,他竟然還能爬上來,我也真是看不明白了。」

「聖人還有這話?」李瑁裝作不知道。

崔圓一臉鄙夷道:

「太子文學薛疑將其引薦聖人,聖人觀之後,言:是一不良,朕不用,這話都說出來了,他竟然還升官了?你說這叫什麼事啊?」

李瑁呵呵笑着,基哥不用,是因爲當下的朝堂不需要酷吏,他重用一個酷吏的兒子,難免會讓人遐想。

再說了,基哥現在也用不着酷吏,武則天用得着,那是不服她的人太多,眼下可沒有人敢不服基哥的。

但是,李林甫用得着,還真就將人放在了管司法的位置上,這不是明擺着告訴別人,此人就是爲那些跟我不對付人,準備的。

這個位置安排的恰到好處。

以吉溫眼下的資歷,三法司他一個也進不去,進去了也沒地位,因爲主官級別太高。

而且三法司主官,都跟李林甫不對付。

但是方年縣不一樣,縣令馮用之是個老圓滑,誰也不得罪,那麼縣尉的權利就非常大了,尤其這個縣尉還是李林甫的人。

而長安的權貴,幾乎都住在萬年縣,有什麼風吹草動,吉溫第一個就能知道。

「要這麼說,他跟你應該算是自己人吧?」李瑁笑着調侃道。

畢竟吉溫一直在巴結蕭靈。

崔圓一愣:「別這麼說啊,我怎麼會與這種人一氣?我是攀附權貴,但也沒像他們攀的啊,這小子對王,跟對待親大哥一樣,見了右相,比見了親爹還親,我就是再活一回,也活不到他這個份上。」

李瑁捧腹大笑。

崔圓出身大家族,畢竟有節操的,他自己的臉面丟了不要緊,不能丟家族的臉,都說人活一張臉,這張臉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是活給自己人看的。

人家外人誰在乎你有臉沒臉啊。

眼下隨着貴妃得勢,楊家在長安的聲望也是水漲船高,做爲門面的楊玉瑤,

當然就成爲最吃香的那個。

另外兩個姐妹,沒有她這麼長袖善舞,得了別人好處,也不懂得怎麼去給人謀官,只能是直言直語託付給楊貴妃。

而楊貴妃偏偏最討厭幫家裡做這種事情。

李隆基的對於國家的事務,唯一關心的,只有節度使,剩下的事情他都交給了李林甫。

王忠嗣自從赴任朔方之後,李隆基與對方的書信往來就沒有斷過,信上的內容,國事只佔兩成,八成是閒扯淡。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李隆基更多是想與王忠嗣之間建立起深厚的私人感情,

至於王忠嗣在朔方乾的怎麼樣,無求所謂。

這就是自己人跟外人的區別。

眼下的李隆基,正在讀着從朔方送來的一封信件,他和王忠嗣聯繫,是不走驛站的,而是雙方各派心腹,往來兩地之間傳信。

以確保他們倆聊天的內容,外人不會知道。

「忠嗣又在跟朕發牢騷了,」李隆基苦笑搖頭,將手中那封信,遞給一旁的高力士,高力士又遞給了正在對鏡梳妝的楊貴妃。

楊貴妃看過之後,道:

「王忠嗣是三郎的義子,那麼做爲君父,在這種事情上面,三郎該幫他決斷纔是。」

李隆基笑了笑,看向高力士道:

「你覺得呢?」

高力士搖了搖頭:「此家事也,聖人不宜干預。」

李隆基點了點頭:

「忠嗣跟朕訴苦,就是希望朕去當這個惡人,別的事情都能依他,這件事不行,男婚女嫁,父母之命,他自己不願做惡人,讓朕來做,哪有這個道理?」

當皇帝的,雖然經常給人配婚,但輕易不會幹那種棒打鴛鴦的事情。

這個是有迷信說法的,不單單是怕出了問題落埋怨。

王忠嗣十六歲的女兒王秀,看上了一個窮小子,都已經沒臉沒皮的將這個小子帶到了他太原的家裡居住。

名聲都已經傳出去了,王忠嗣氣到快吐血。

因爲她女兒擺了他一道,起初只說心上人姓元,王忠嗣一聽,~~~大姓啊,

洛陽元氏,舊魏拓跋皇姓。

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然後王忠嗣就派人調查這個姓元的到底是元家的哪一支哪一房,知道結果後,差點氣暈過去。

這小子的爹,本來姓景,但卻是給曹王妃元氏收由租的家臣,忠心敬業,被賜姓元,所以兒子也跟着姓了元。

這都不是旁支末繫了,這是家奴啊,

老子的女兒,嫁給一個元家的家奴?

王忠嗣得知真相後,立即寫信送往太原,結果呢,得到的消息是,人家已經住進他們家了,女兒很可能已經被睡了。

這不完犢子了嗎?不是處女還怎麼嫁人啊?

當爹的最瞭解女兒的性子,他擔心強行拆散,女兒會跟他翻臉,於是拐彎抹角的希望李隆基幫這個忙。

人家基哥能幫嗎?

只有別人替他當惡人,哪有他替別人當惡人的道理?

萬一拆散了,你女兒自盡,你特麼又要賴我了。

高力士在一旁笑道:

「這個也簡單,今年的科舉,讓那個元載赴考,聖人跟右相打個招呼,讓他考中,也就不算太辱沒忠嗣。」

李隆基頓時挑眉道:

「人家都是瞎子,他幾斤幾兩看不出來啊?讓他考中,別的士子該作何感想?朕還能帶頭舞弊?」

高力士笑道:

「聖人誤會老奴的意思了,不是讓他走進士明經,而是讓他走道舉,陳希烈來主考,有了道籍,便算是我宗室子弟,忠嗣臉上也不會掛不住了。」

「好主意,還是高將軍法子多,」楊玉環在一旁拍手叫好。

道學的考試,水很深,你考的怎麼樣,不是看你的真實水平,而是看你對道學的研究,跟基哥對不對路。

而基哥的路子,基本是人所共知,就是老莊。

早先的道家,是黃老之學,也就是黃帝和老子,戰國末期有「黃老獨盛壓倒百家」一說,但是進入魏普南北朝之後,老莊成爲道家正統,一直延續至今,也就是老子和莊子。

核心就是四個字:內聖外王。

意思是:內備聖人之至德,施之於外,則爲王者之政。

李隆基前面那幾個皇帝,都是被稱陛下,到他這成聖人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的。

去年纔是第一批道舉,魚目混珠的不在少數,今年算是第二批,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不過再以後,那肯定就是精挑細選了,沒有對道學非常有見地的看法研究絕對沒戲。

因爲走這條路的人會越來越多,人才自然會有一個並噴。

「不準包庇,朕也不能亂認宗室,打個招呼,讓他趕緊探究我道學之奧義,

以備參考,」李隆基淡淡道。

要不是因爲王忠嗣,他纔不會給開這個後門。

畢竟他這個義子太過重要了。

楊玉瑤一直都在旁聽,她現在有一個新差事,幫聖人抄樂譜。

她的字是非常漂亮的,女人裡面寫字寫的好的本就是極少數,偏偏楊玉瑤精通此道。

可見每一個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有其專長,沒有一個是廢物。

她在宮內的時候,表現的非常聰明,少說多聽。

看似在專心的抄錄樂譜,實際上什麼都聽進心裡去了,她清楚,知道的越多,她在外面才越有價值。

李瑁推薦給她的那個人,她一直都沒忘,高尚嘛。

她都打聽清楚了,從前是李齊物的人,後來跟了高力士,再接着吳懷實,現在是李瑁。

這樣的人,基本不要談什麼忠心了,因爲主子太多,不過此人唯一的女兒,

在隋王宅一直都被善待,所以他對李瑁,應該是有一份感念之情的。

所以楊玉瑤才樂於幫忙,否則她會去勸李瑁,這個人不值得用。

最近往宮裡抄錄樂譜,她聽到一些有用的消息,聖人似乎對河北裴寬並不放心,雖然有安祿山制衡,但很顯然,安祿山也並不是一個值得託付信任的人。

於是楊玉瑤趁着高力士在場,說道:

「高將軍,高不危這個人,當初是您帶進宮的吧?

M

一句話,她便已經將自己和高不危的關係撇清楚了,推到高力士身上。

高力士微笑點頭,她不太喜歡楊玉瑤,因爲這個婦人鬼點子太多,不過他也沒有多排斥,因爲他看得出,楊玉瑤本性絕對不壞,除了貪財,也沒有其它什麼毛病。

「此人是李齊物當年推薦給我的,是有才學之人,興許是運氣不好,屢次參加科舉都未能中舉,」高力士道。

楊玉瑤道:「聽說此人本就是河北人士?如今身上兼着隋王府的差事,還有左領軍胃曹參軍?」

高力士笑道:「三娘這都是從十八郎那裡聽說的吧?」

「是的,」楊玉瑤微笑點頭:

「我在隋王宅與此人有過照面,如今他求到我跟前了,我琢磨着,既然是高將軍的人,央我幹什麼呢?於是婉拒了他。」

高力士一愣,你在打什麼主意啊?明擺着是你在幫他說話,卻推到我身上?

高力士笑了笑,若有深意的看向李隆基。

基哥明鏡似的,頓時笑道:

「這個人,朕有印象,當初一直住在賓館,是個落魄寒士,這樣的人,都是不甘現狀,有志向的,但大多志大才疏,自翊爲高士,實則粗劣膚淺。」

高力士微微點頭,真要有本事,路都給你鋪好了,可你還是上不去啊?

賓館那是誰都能住的嗎?高力士能將他安排進那裡,已經非常夠意思了,是高尚自己不爭氣。

朝堂需要的是頂尖人才,高尚的才華,還不到那個份上,所以在高力士眼裡,高尚充其量,就是一個好的謀士,適宜進入某人幕府,做個幕臣之類的,也不至於浪費了一身才華。

但想進入朝堂,那扇門,是不會朝高尚打開的。

「聖人目光如炬,剛纔聽到聖人說起安祿山,妾身在想,要不要將此人派去平盧呢?」楊玉瑤道。

李隆基頓時一愣,看向高力土。

高力士也不得不佩服楊三孃的鬼點子,微笑點頭道:

「還是適合的,此人對河北頗爲熟悉,對老奴也算恭敬,是個靠得住的。」

李隆基哈哈一笑,指着楊玉瑤道:

「三娘呀三娘,這就是爲什麼朕總是無法拒絕你,你那兩個姐妹託太真幫忙給人謀官,太真煩擾,朕亦厭之,官是什麼?德才配位,方可居之,不是花幾個錢就能行的,朕是縱容你們,但你們也要有個度,像這個高尚,就甚合朕意。」

他滿意的原因,還是在於楊玉瑤剛纔的第一句話,將高尚推給了高力士。

那麼李隆基也確實認爲,這個人算是高力士的人,那麼就值得信任,派去平盧,幫朝廷盯着點安祿山,是非常合適的。

裴寬身邊,有顏氏兄弟,安祿山身邊安排個高尚,他也能安心一些。

「就這麼定了,早做安排吧,」李隆基朝高力士道。

高力士點了點頭,問道:「那麼高尚的隋王府兼職,需不需要免了?」

「不用,」李隆基大袖一揮:

「就說此人是隋王舉薦其赴任河北,不過你要跟他交代清楚,好讓他知道,

wωω• ттkan• ¢○

朝廷讓他去平盧,是幹什麼去了。」

「老奴明白,」高力士點了點頭。

這樣一來,安祿山就會想,這是隋王給自己的屬官謀前程,下地方增加履歷,鍍金來了,不會想到是皇帝安插到他身邊的一個探子。

楊玉瑤當晚,便去了隋王宅,將這一消息告訴了李瑁。

上一次她跑去三叔家裡找李瑁,想要解釋一下,但是李瑁與楊絳已經離開,

撲了個空。

這次正好藉着這個理由,來與李瑁見面。

「平盧?柳城郡丞?」李瑁膛目結舌。

高尚是希望在長安混的,他可不想去河北,我也不希望他去河北啊。

他哪都能去,就是不能去安祿山身邊。

柳城郡,去年還叫營州,平盧節度使治所所在,後世的遼寧省朝陽市,屬於大唐在東北方向的最前沿了。

李瑁頓時後悔莫及,當初真不該同意讓高尚去找楊玉瑤,這下好了,與歷史重合了,高尚真的去給安祿山當下屬去了。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當初若是拒絕高尚,說不定兩人之間的關係當時就會出問題。

志向大,自視甚高的人,是特別容易記仇的,還很小心眼。

事已至此,李瑁也沒什麼可說的了,笑道:

「辛苦三娘了,沒想到這麼快,一郡之丞,職位不低了,下去履歷一番,將來回到關中,機會也更多。」

人家說到底是幫忙了,雖然結果不理想,但是李瑁不能表現出來,這是給人潑冷水。

楊玉瑤頓時撒嬌道:

「你交代給我的事,我總是放在第一位的,誰跟你一樣沒良心,那天好端端的撒手離開,今晚時辰不早了,我可是要住下的。」

她在東宅已經有了自己的庭院,人家自己選的,不是最大的,但確實格局最雅緻的,她自己也花心思佈置了一番。

李瑁眼下算是她在長安唯一的心理和生理慰藉,她是絕對捨不得放手的。

「住就住吧,我又沒你,」李瑁笑道。

楊玉瑤貼近一些,小聲道:

「你可別亂想啊,那天我確實在爲李適之說話,那是因爲我收了人家的錢,

差不多十方貫,如果不給人家辦成,我沒法交代。」

李瑁頓時膛目結舌:

「你可真敢拿啊?那是錢嗎?那是麻煩,我說你一個婦人,哪來這麼大的胃口?你就一點不害怕啊。」

楊玉瑤嘆息道:

「我這不是窮怕了嘛,所以來者不拒,送進府上的一律照收,我也是後來才知道,他送我的東西皆爲珍物,價值不菲,託人給估了個價,才知道高達十萬貫,也是我不識貨,但當時收也收了,退不回去了。」

「放屁!怎麼就退不回去?」李瑁伴怒道:

「你也不看看他是誰,李承乾的孫子,家裡的珍藏,很多都是太宗皇帝賞賜,這也是你能享用的?還不是你自己捨不得。」

就是就是,我就是捨不得還回去,怎麼滴吧?楊玉瑤冷哼一聲,轉過身去起屁股:

「你說我放屁,那你聞聞臭不臭?」

李瑁一愣,一巴掌拍在上面,頓時氣笑道:

「你呀你,早晚要吃虧在這個貪字上面,李適之的事情,我肯定幫不上,你只能寄希望於牛仙客早點死,死的晚了,李林甫自有後招,只有早死,李齊物才能上的去。」

早點死?楊玉瑤摸着吃痛的屁股,眉沉思。

李見狀頓時愣道:

「你可別動歪心思啊,敢打牛仙客主意,聖眷再隆,也沒有好下場。」

「我哪有那麼大膽子?」楊玉瑤趕忙道:

「你將我當作什麼了?」

說罷,她氣呼呼的轉過身去,口中不停的哼哼着,這是跟李瑁撒嬌呢。

等着李瑁來哄她。

「好了好了,時間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吧,」李瑁緩緩起身,做勢就往外走。

聽到這句話,楊玉瑤趕忙起身,小跑過去伸開雙臂擋在門口,生氣道:

「你現在要是離開,我今晚就跳你們家井裡,要覺得我沒膽子,咱們試試看,

李瑁無奈一笑,上前將她攔腰抱起,轉身就往榻上走。

楊玉瑤緊緊樓住李瑁脖子,將腦袋埋入李瑁脖頸,語氣幽怨道:

「你真是我的冤家,念我對你日夜苦念,今晚讓我好好伺候你,什麼李適之牛仙客,都讓他們滾蛋,我心上只有你,別的什麼都不想了。」

李瑁一把將其扔在牀上,隨着楊玉瑤一聲嬌呼,兩人做起了沒羞沒恥的事情。

第294章 五武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30章 搶親第35章 父皇聖明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84章 融合劑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93章 老黃狗第3章 16王宅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87章 讓皇帝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81章 文壇元帥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75章 狩獵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67章 賞罰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61章 田舍郎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87章 讓皇帝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2章 空中樓閣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78章 別問了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44章 庭杖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61章 田舍郎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83章 互毆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4章 五武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84章 牛李黨爭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378章 房貸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230章 韓珠團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