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
秦雲的行刑儀式在宮城午門外舉行。
爲什麼稱爲“儀式”?據說朝廷將此案定爲大案要案,行刑前後都有冗長的流程要走。
流程是個什麼東西,能吃嗎?關鍵是終於行刑就好了。大理寺這次辦事真是挺快,如此短時間內就覈實的證據細節。可見朝野輿論壓力頗大,皇帝都頂不住呀。
秦韶華得到消息後還算滿意。
直闖太后葬禮鬧出天大動靜,果然有成效。
彼時遲青正在身邊,聞訊很是激動:“這個通敵叛國的敗類,終於遭了報應!”
秦韶華糾正他:“這不是報應,是咱們爭取來的結果。鬼神報應什麼的我從來不信,這世上常常是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你不去爭取,壞人永遠得不到所謂‘報應’。”
報應,不過是無能之人的安慰罷了。
被人欺負了,沒能力報復回去,就惡狠狠丟下一句“你早晚會遭報應的!”管什麼用?欺負你的人依舊逍遙自在,那報應卻不知道猴年馬月纔會來。
更可笑的是談什麼前世今生的孽債,說誰誰誰惡貫滿盈下輩子一定有報應,或者報應到子孫身上之類的,同理,也是弱者自我安慰的說辭罷了。
下輩子虛無縹緲,今生你都拿他沒辦法,寄希望於下輩子?可笑。
所以秦韶華從來都是有仇現世報。
她重生而來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把身體本主的仇給報了。
遲青後知後覺,忽然想起來秦雲是秦韶華的生父,略有尷尬地說:“秦姑娘……這個秦雲伏法,你心裡頭……會不會感到彆扭。”
“完全沒有。”
遲青聞言鬆口氣。
秦韶華告訴他說:“生父這種關係呢,你無從選擇,出生時就被決定了。但是日後大家怎麼相處,還是要看情況。單純強調孝道,那是耍流氓,做爹孃的一夜歡好後就有了孩子,生孩子出來之前可完全沒經過孩子同意。所以養恩向來比生恩大,血緣關係是親情衍生的基礎,卻不能理直氣壯捆綁人性。”
遲青聽得一愣一愣的。
孝道一直是天地間禮法的基礎,秦韶華卻突然告訴他孝道是耍流氓?
明顯他消化不了這種在現代來說都算超前的觀念。
秦韶華被他凝眉苦思的樣子逗笑了,通俗地給他翻譯一遍:“秦雲害我娘,害我,害我外祖一家,我能因爲他跟我孃親熱一回生了我,就被孝道束縛,不拿他當仇人嗎?何況他親熱的時候只是在我娘身上發泄男人精力罷了,目的可不是爲了生我。”
遲青算是徹底聽懂了。
頓時被秦韶華大膽的用詞弄得臉紅脖子粗。
窘迫低了頭,耳根子還是熱辣辣的,通紅一片。
秦韶華忍俊不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走,和我一起去觀刑!”
遲青捧着撲通亂跳的心臟,暈暈乎乎跟在秦韶華後頭出去。心裡想着秦姑娘怎麼這樣口無遮攔啊,以前可沒看出來!不過……不過她說的話雖然不中聽,顯得粗俗,可是莫名覺得很有道理啊,無法反駁……
觀刑之前秦韶華先繞路去城外,到凌夫人墳前祭了一回。
按楚國風俗買些紙錢紙馬什麼的,燒在墳前,看着白紙在火焰裡化爲灰燼,灰燼又順着秋風散在荒草地裡,秦韶華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凌夫人是個可憐的女人。
生在豪門貴戶錦繡之中,嬌生慣養,嫁的卻是一個人面獸心的渣男。自己受害,家族受害,女兒也受害,簡直就是悲劇。
可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又是幸福的。
因爲她什麼都不知道。
除了失去正室位分後吃了苦受了委屈,到死她都不知道是親愛的夫君在害她。秦雲下毒讓她“病死”,她也不知道。
至於死後威遠侯府覆滅,女兒爲奴被人活活打死的事,她躺在地下就更不知道了。
傻人有傻福。清清靜靜不知陰謀詭計,也算一種活法吧。
相對於秦韶華的平靜,隨在身邊的遲青等人倒顯得激動了些。他們鄭重給凌夫人行禮,告訴她大仇已報,請她安息。
“走吧。”秦韶華等着紙錢燒完,上馬就走。
遲青幾個跟上,以爲她沉浸在喪母之痛中所以行爲古怪,也沒敢多言。
卻不知相對於祭拜凌夫人,秦韶華更看重給威遠侯府平反。
因爲曾經當過傭兵,上過戰場,她對戰士的感情更深。
威遠侯府的男丁都是戰士。
祭凌夫人就是給身體原主一個交待,而秦雲的行刑纔是重頭戲。那代表着威遠侯府正名成功,曾經浴血奮戰的戰士們終於不再是亂臣賊子。
“時辰到……行刑!問斬!”
來到午門前的時候,砍頭前的儀式已經結束了。
正好圍觀秦雲伏法。
秦韶華坐在高頭大馬上,隔着層層疊疊數以萬計的圍觀百姓,遙遙看向場子中間的行刑高臺。
秦雲一身白色囚服,被人按到砍頭的刑具上,鐵鎖一合,就只剩了脖子以上的部位對着人羣。
監斬臺上,九龍金袍的皇帝親自發行刑籤子。
百姓衝着皇帝倒頭下拜,山呼萬歲的聲音直衝雲霄。
漲潮一樣的萬歲呼喝聲中,秦雲人頭落地,身首異處。
百姓轟然叫好。
再一次對着遠處的皇帝三叩九拜,高喊萬歲。
秦韶華坐在馬上無動於衷,於是被身邊的百姓們責罵,說她不參拜就是不忠君不愛國,早晚要早報應。
秦韶華一馬鞭抽下去,罵他的人立刻噤聲,連疼都不敢喊。
其他用異樣眼光盯着她的人也紛紛收了目光,相繼轉頭回去。
“奴性!”秦韶華冷笑都欠奉。
跪個皇帝就算愛國了?
皇帝監個斬就算盛世明主了?
真正給威遠侯平反的可不是你們這位明主聖君!
秦韶華耐着性子遠遠站在人羣后觀看。斬首過後,秦雲屍體曝曬在秋季火辣的烈日下,皇帝站起身來,宣佈用秦雲的人頭祭奠威遠侯府英靈。
因爲如果只是斬首行刑的話,顯示不出他作爲聖明君主安撫良臣英魂的決心。戲要做全套。而且他還一度是秦雲的女婿,爲了和秦雲徹底割裂,也必須把儀式弄得隆重一點。
司禮官上前,掏出一份長長的摺子,對着人羣唸誦起冗長的祭文來。
唸誦的聲音再洪亮,後面人也是聽不到的。
但是圍觀百姓沒有人就此散去,因爲大家普遍都爲威遠侯冤案感到震驚,要親眼看着平反的過程結束。
秦韶華也聽不見。
她也同樣沒走。
比起毫無干系的百姓,她纔是最應該見證威遠侯平反過程的人。
“秦大小姐,我說過,你走,仇我報。”她在心裡默默對那條只接觸過一次的魂靈說話。
對方還是否存在,聽不聽得到都沒關係,這是她對自己承諾的交待。
“報仇,從來不只是殺人那麼簡單。你的外祖全族身敗名裂,我如果只是手刃他們的仇人,太容易,也太沒有意義。那些亡靈,需要的是平反正名。用秦雲的死作爲威遠侯府平反的鋪墊,這是最徹底的復仇。”
“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把威遠侯府稱作逆臣賊子,再也不會有人唾罵他們叛國通敵,他們將以忠臣之名重新載入大楚史冊,而陷害過他們的敵人,主謀秦雲,將永遠釘在恥辱柱上,世世代代受人唾棄!”
“至於其他小角色,秦麗雪賀姨娘什麼的,我隨時能收她們的命,她們時時活在我的陰影之下,將真正體會到你在苦役司時生而無望又不甘心求死的心情。她們將在自己的心魔和我賜予的恐懼之中日夜煎熬,生不如死。”
“安心走吧,秦大小姐。從此以後你我各不相欠,我將用你的身體,過我自己的日子!”
心中祝禱完畢。
秦韶華在烈日底下曬了一個時辰,將平反儀式全程看完。
皇帝和朝臣們離開觀刑監斬臺,儀式終於結束。
百姓們四散如潮水,表情激動地一邊和親朋議論着突然暴露的秦雲大案,一邊各回各家。相信接下來的日子裡,護國公府和威遠侯府的恩怨將會成爲全城乃至全天下的熱門談資。
秦韶華策馬在人羣裡走着,突然有人拉住了她的馬繮。
“要不要去喝一杯?”熟悉的聲音,清朗如明月。
“好啊。”
秦韶華頭也沒回,直接朝來者道:“上馬!”
來者輕輕一躍,就坐在了她的馬上。
秦韶華對遲青等人招呼一聲,“你們先回去。”
一夾馬腹,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加快了速度。
頓時惹來一片罵聲,行人紛紛躲避,秦韶華馬術甚好,不會傷到任何人,但造成驚嚇肯定是有的。
要在平時她不會給別人添麻煩。
但此刻她非常想放縱一回。
“帶了酒去城外吧!”秦韶華這次不想在酒樓悶着。
秋高氣爽,山野裡策馬飛奔才能舒暢。
“好啊。”後面坐着的人一口答應,興致很高,“老胡那裡藏了幾壇陳釀,搶過來一澆塊壘!”
來者正是南晉“公子魏”,魏清狂。
他也來觀刑了。
在人羣中遠遠看到秦韶華策馬而立,雖然身邊還跟着隨從,可在他眼中,少女當時的身形甚是孤獨。
他不由自主,就這麼穿過人山人海,漸漸靠近了她。
兩個人很快搶了胡平的藏酒直奔城外。
而直到她們出了城門,遲青幾人還在街上愁眉苦臉徘徊。
怎麼回事?怎麼秦姑娘被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傢伙拐走了?那是什麼人?長得人模狗樣還挺耐看,但是比起我們齊王殿下差遠了啊。秦姑娘竟然和他共騎一匹馬!王爺都沒和秦姑娘公然在街上同乘一騎呢!
那小子憑什麼搶王爺的先!
同伴悄聲問遲青:“咱們要不要……偷偷將此事告訴王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