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

掃除了何苗這個不穩定因素,袁紹開始帶兵追趕宦官,同時分兵一隊去殺何苗的親信,時任何苗將軍府長吏的樂隱被殺了。

亂兵離開樂隱府的時候,樂隱的一衆弟子趕到府中。府中的大部分僕從已逃散,只有剛到樂隱府上的門生和弟子圍在樂隱屍首前哭泣,不知所措。

一些趁亂搶劫的士兵見有人哀悼樂隱,便持刀上前,準備殺掉這些人。不想這些弟子之中閃出一人,連揮數劍,立斃數名士兵。其他士兵全都驚懼,叫喊着逃跑了。

衆人看清這人的長相,原來是樂隱的弟子牽招。

牽招對着哭泣的衆人說道:“恩師蒙難,我等當爲恩師扶靈,載其還鄉。”

樂隱的另一個弟子史路說道:“子經所言甚至,我等當爲恩師守孝。”

牽招一行人收拾停當,帶着樂隱的屍體上路了。混亂的雒陽沒人在意這夥載屍的行人,讓牽招他們順利的離開了雒陽。

可讓牽招他們沒想到的是,還沒走到成皋就被山賊劫道了。

遇到山賊,剛剛在雒陽還是滿臉正氣的史路轉身就跑,邊跑還邊向衆人喊道:“我去求援!”

其他人見到史路逃跑,也跟着四散而去,只留下牽招一人還堅守在樂隱屍體邊。

山賊頭領向牽招問道:“汝同伴皆散,汝爲何不跑?”

牽招知道自己一個人是沒辦法對付上百個強盜的,他拿出身上的錢,並向山賊頭領哭求道:“恩師對我恩重如山,恩師突遭大難,我欲載其還鄉。我只有些許路資,壯士可皆拿去,望諸位壯士行個方便。”

“真義士也!”山賊頭領把錢丟還給牽招,說道,“我等雖爲強人,亦講義氣,不做不義之事。”

“讓路!”

山賊頭領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轟隆隆”的大地震顫聲傳來。

“地龍翻身?”

“是騎兵!”山賊頭領卻是見過世面的人,“備戰!”

來的人自然是劉備,牽招這樣一位對外名將,同時又是發小的人,劉備自然不會放過。

熟悉劉備一生的劉備自然知道,劉備真正意義上的兄弟就是牽招。也知道牽招的老師會因爲宦官之亂喪生,所以劉備老早就帶着一羣士兵來這些等着了。

牽招看到劉備,驚喜的說道:“玄德兄,緣何至此?”

“我知京中宦官爲亂,恐賢弟有難,故欲往雒陽。不想在此地得遇賢弟,是上天賜我。”劉備又抽刀轉向山賊,說道,“汝等欲害吾弟不成?”

劉備手下的士兵看到劉備的動作,也紛紛抽刀,準備向山賊衝鋒。

“大哥,且慢動手!”牽招說道,“這些壯士皆爲義士,大哥未至前正欲讓路放行。”

收起兵器,劉備下馬拱手說道:“多謝諸位義士!我姓劉名備,字玄德,高唐縣令。”

“背罪之人,不敢言名。”

劉備點頭說道:“諸位義士,大恩不言謝。若他日有事,可至青州高唐縣尋備,備自當掃榻相迎。”

山賊頭領也不說話,拱了拱手就帶隊離開了。

許久不見的劉備和牽招兩人,自然食則同桌,寢則同塌。

劉備這邊高高興興的回家,雒陽城中的宦官就沒那麼高興了。袁紹的猛攻讓宦官身邊的士卒越來越少,最後只留下十幾個大宦官裹挾着劉協和劉辯逃跑。

逃到小平津的時候,被盧植追上了。宦官們自知沒有什麼好下場,全都投河自殺了,盧植帶着劉協和劉辯返回雒陽。回程的半路也陸續有大臣來到皇帝身邊護衛,正當衆人以爲萬事大吉的時候,董卓率軍攔住了去路。

董卓的士兵分列兩旁,董卓策馬上前向劉辯行禮。衆大臣對董卓的到來完全沒有對策,還是盧植上前說道:“有詔卻兵!”

董卓千里迢迢來到雒陽當然不會因爲盧植一句話就離開,但是他也不敢明面上抗旨。

所以董卓說道:“諸公爲國大臣,不能匡扶皇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

董卓說完就想上前,企圖控制劉辯,卻被盧植義正言辭的拒絕了。董卓知道現在時機不對,不再多說什麼,護着皇帝和大臣回到了雒陽。

劉辯回到雒陽之後,袁紹就向趕到雒陽的丁原和董卓私下發出了信件,想要兩人聽從自己的指揮。丁原明確表態是支持袁紹的,但是董卓的回信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爲了應對董卓,袁紹讓丁原做了執金吾,以控制皇宮,同時藉機籠絡丁原。

這時候何進召外兵的其中一部——鮑信,纔剛剛從外面招募士兵來到雒陽,還只招募到千餘人。

鮑信瞭解了雒陽的情況之後,馬上找到袁紹說道:“董卓擁重兵,今不早圖,後必爲患。及其新至疲勞,襲之,可擒也。”

這時候,前段時間還開無雙的袁紹怕了,遲疑了。袁紹認爲自己現在已經是士人首領,大權在握,沒必要和一個武人拼個你死我活。而且袁紹也從攻打宦官的戰鬥中瞭解到,自己手下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是董卓手下屍山血海中出來的精銳的對手。

袁紹還是習慣以政治鬥爭的套路出招,他想先推舉一人執掌雒陽城中的兵馬。可是士人集團大部分人也認爲現在是分蛋糕的時候,原本凝結一心的士人集團,各個有了自己的想法,執掌兵馬的人員遲遲沒有定下來。

隨後,董卓又在董旻的配合下,用威逼利誘的方法促使已經死了主公的何進、何苗部下投降董卓。

至此,董卓沒有停下腳步,他又利用李肅是呂布同鄉的身份,讓李肅去離間呂布。

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